励学益研网

写人的800字议论文

于方寸之间,写尽人生百态

“文以载道”,文章是思想的载体;而“文以写人”,人物则是这载体上最生动、最核心的灵魂,从《史记》中“史家之绝唱”的列传,到《红楼梦》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群芳谱,再到现代文学中那些深入人心的典型形象,写人,始终是文学创作的核心命题,它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人性、对社会、对生命最深刻的叩问与记录。

写人的800字议论文-图1

写人,首先在于“形似”,即描摹其外在特征,捕捉其独特风姿,这如同绘画中的素描,讲究精准与传神,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寥寥数笔,一个落魄、迂腐又带有一丝清高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形象便跃然纸上,老舍笔下的祥子,有着“像树一样沉默而骄傲”的体格,这不仅是外貌的描写,更是他坚韧性格与悲惨命运的预示,这些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写人并非简单地堆砌辞藻,而是要抓住人物最具辨识度的细节——一个眼神、一句口头禅、一个习惯性的动作,用白描的手法,让人物在读者心中“活”起来,没有这坚实的外在骨架,人物的内在精神便无所依附,终将是空中楼阁。

真正的大家之作,从不满足于“形似”,更高层次的写人,在于“神似”,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其精神内核与复杂人性,这便需要作者具备“共情”的能力,设身处地地进入人物的灵魂,感受其悲欢离合,理解其矛盾挣扎,曹雪芹写王熙凤,并非只写她“粉面含春威不露”的精明干练,更写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剧宿命,让一个集泼辣、狠毒、能干、脆弱于一身的立体人物,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写人,就是要敢于直面人性的幽微与复杂,写出人物的“神性”与“兽性”并存,写出其高尚与卑劣交织,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与抗争,唯有如此,人物才能摆脱标签化的桎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文学典型。

更进一步,写人最终的境界,是通过“一人”写“众生”,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洪流与普遍人性,每一个人物,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若能将个人的悲欢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历史变迁紧密相连,那么这个人物便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寓言,我们从阿Q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整个国民性的深刻反思;我们从《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身上读到的,也不仅是一个农村青年的奋斗史,更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代人的精神求索,写人,本质上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类的关怀,全部熔铸于笔下的人物之中,让读者在为某一个体的命运扼腕叹息或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能触摸到整个时代的脉搏,引发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

写人是一项由表及里、由个体至普遍的伟大工程,它始于对细节的精准捕捉,进于对灵魂的深度勘探,终于对时代与人性的人文关怀,优秀的写作者,如同高明的雕塑家,用文字的刻刀,于方寸之间,不仅雕琢出人物的血肉与筋骨,更赋予其以灵魂与生命,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一部部能够“写尽人生百态”的不朽篇章,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写人这一行为永恒的价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