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结构分析,最新教学大纲如何调整框架?

宏观结构:经典的“三段论”模式

议论文最经典、最普遍的宏观结构是“引论-本论-三段论模式,这就像盖房子,有地基(引论)、主体框架(本论)和屋顶(。

议论文结构分析,最新教学大纲如何调整框架?-图1

引论

作用: 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注意,并为下文的论证做好铺垫。

常见写法:

  • 开门见山式: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简洁有力。“我认为,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 现象/问题引入式: 从社会现象、热点事件或普遍问题入手,引出论点。“随着‘内卷’一词的流行,年轻人开始焦虑,我认为真正的出路不在于逃避,而在于深耕。”
  • 引用名言/故事式: 引用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或历史典故,引出论点,增加文采和说服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坚持。”
  • 对比设问式: 通过对比或设问,引发读者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天赋决定命运,还是奋斗铸就辉煌?在我看来,后者更为根本。”

分析要点:

  • 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是引论的核心,必须准确找出。
  • 作者是如何引出论点的? 分析其引入方式,判断其效果。
  • 是否吸引人? 开头是否成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本论

作用: 运用论据,通过多种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这是议论文的主体和核心,最能体现文章的逻辑力量。

常见结构:

  • 并列式结构:

    • 特点: 从几个不同的、并列的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关系,共同支撑中心论点。
    • 标志: 常用“…………”或“从……方面看……”等词语。
    • 示例: 论点“人要有远大理想”,分论点可以是一、远大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二、远大理想是奋斗的不竭动力;三、远大理想是人格的升华。
    • 分析要点: 找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看它们是否都紧扣中心论点,是否全面、不重叠。
  • 递进式结构:

    • 特点: 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像剥洋葱一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
    • 标志: 逻辑关系紧密,后一分论点在前一分论点的基础上深化。
    • 示例: 论点“我们要坚持阅读”,分论点可以是一、阅读能获取知识(是什么);二、阅读能提升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为什么重要);三、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阅读习惯(怎么办)。
    • 分析要点: 分析分论点之间的逻辑链条,看其是否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 正反对比式结构:

    • 特点: 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先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性,再反面论述其对立面的错误,通过对比,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 标志: 常用“反之”、“相反”、“、“……”等词语。
    • 示例: 论点“诚信是立身之本”,正面论述诚信带来的好处(信任、尊重、成功),反面论述失信的恶果(孤立、失败、法律制裁)。
    • 分析要点: 分析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是否典型、有说服力,对比是否鲜明。

分析要点(本论部分):

  • 分论点是什么? 作者用了几个分论点来支撑中心论点?
  • 论证结构是什么? 是并列、递进还是正反对比?
  • 用了哪些论据? (事实论据:名人轶事、历史事件、数据等;道理论据:名言警句、公理、科学原理等),论据是否真实、典型、充分?
  •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这些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

作用: 总结全文,重申或深化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引人深思,使文章结构完整。

常见写法:

  • 总结归纳式: 对上文分论点进行简要总结,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 呼应开头式: 回应引论部分的内容,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 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式: 基于文章的论述,向读者发出行动的号召,或对未来进行展望,升华主题。
  • 引人深思式: 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

分析要点:

  • 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总结、是号召还是升华?
  • 它与引论和本论的关系如何? 是否起到了收束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

微观结构:段落内部的逻辑

除了文章的整体结构,每个段落内部也有其逻辑结构,这被称为“段内结构”或“微结构”。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通常遵循“观点句 + 阐释句 + 论据句 + 分析句 + 小结句”的模式。

  1. 观点句 (分论点): 段落的核心思想,通常放在段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 阐释句: 对观点句进行解释、说明或限定,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其内涵。
  3. 论据句: 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名言等来证明观点。
  4. 分析句: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作者要阐述论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回答“为什么这个论据能证明这个观点?”,只摆论据不分析,是议论证的大忌。
  5. 小结句: 对本段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承上启下,引出下一段。

示例分析:

(观点句) 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阐释句)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克服无数困难。(论据句) 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千次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点亮了世界。(分析句) 这正是因为他拥有“坚持”这种宝贵的品质,如果他因一次失败而退缩,人类文明进程或许就要改写,正是这无数次看似徒劳的坚持,才最终积累了成功的基石。(小结句) 由此可见,没有坚持,梦想便只是空中楼阁。


实用分析框架(步骤)

当你拿到一篇议论文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1. 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快速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它通常在引论的结尾或本论的开头。

  2. 划分层次,梳理结构:

    • 将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
    • 仔细阅读本论部分,分析它包含了几个分论点。
    • 判断本论部分的结构是并列式、递进式还是正反对比式,或是它们的结合。
  3. 精读本论,分析论证:

    • 逐段分析,找出每个分论点及其对应的论据。
    • 判断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引用、对比等)。
    • 重点分析论证过程,看作者是如何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即分析是否到位。
  4. 审视首尾,看其作用:

    • 分析引论是如何引出中心论点的,其效果如何。
    • 分析结论是如何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其作用是什么。
  5. 总结评价:

    • 总结该文的结构特点(如: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等)。
    • 评价其结构的优缺点(如:分论点是否全面、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等)。

通过以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你不仅能清晰地看懂一篇议论文的“骨架”,更能深入理解其“血肉”和“灵魂”,从而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自己写作,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