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三因”的深刻内涵
“辅导员三因”是一个有机整体,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行动指南。

因事而化:立足根本,精准施策
核心内涵: “因事而化”强调辅导员工作要从具体问题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和学生成长的具体事务中,而不是空洞说教,这里的“事”指的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具体事情、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
具体实践:
-
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事务:
- 学业指导: 针对学生挂科、学习动力不足、考研/就业迷茫等问题,在谈心谈话、学业帮扶中,不仅解决知识问题,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
- 奖助评优: 在评定奖学金、助学金时,不仅要看分数,更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学生追求全面发展。
- 党团建设: 在发展党员、组织团日活动中,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服务同学相结合,让党团活动“活”起来。
- 心理健康: 针对学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在心理疏导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
-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校园内的真实案例(如宿舍矛盾、学术不端、情感问题等),组织班会、座谈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升思想觉悟。
- 情境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目标: 让思想政治教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时而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核心内涵: “因时而进”强调辅导员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时代在变,学生特点在变,工作方法也必须随之发展。
具体实践:
-
内容与时俱进:
- 关注时代热点: 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前沿动态、社会热点事件等融入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四个自信”。
- 回应学生关切: 针对学生对人工智能、元宇宙、职业发展新趋势等新问题的好奇与困惑,提供权威、前沿的解读和指导。
-
方法与时俱进:
- 善用新媒体技术: 从传统的“面对面”谈话,拓展到“键对键”交流,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B站、抖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制作微视频、动漫、H5等,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
- 创新工作载体: 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网络思政社区、线上主题班会等,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覆盖面。
目标: 确保辅导员工作始终充满时代活力,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引领学生。
因势而新:顺势而为,开拓创新
核心内涵: “因势而新”比“因时而进”更进一步,强调辅导员工作要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学生思想变化的深层规律,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这里的“势”是指大的趋势、格局和规律。
具体实践:
-
把握宏观大势:
- 服务国家战略: 将人才培养与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 研判社会思潮: 敏锐识别网络空间的各种错误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敢于并善于进行批判和引导,筑牢学生的思想防线。
-
洞察学生“势”:
- 研究“Z世代”学生特点: 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理解他们的“话语体系”,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 预见学生成长需求: 提前预判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大一的适应问题、大二的分化问题、大三的焦虑问题、大四的迷茫问题),提前布局,提供前瞻性指导。
-
开拓工作新局:
- 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主动联动专业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后勤人员、家长、校友等,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 探索特色工作品牌: 结合学校特色、学院专业和自身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辅导员工作品牌项目,如“生涯导航工作室”、“红色理论宣讲团”等,提升工作的专业化、品牌化水平。
目标: 使辅导员工作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开创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领”,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三因”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
| 原则 | 核心要义 | 工作导向 | 目标境界 |
|---|---|---|---|
| 因事而化 | 从具体问题入手,融入日常 | 精准化、生活化 | 让思政教育“落地生根” |
| 因时而进 | 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方法 | 时代化、创新化 | 让思政教育“充满活力” |
| 因势而新 | 把握宏观趋势,主动开拓 | 前瞻性、系统化 | 让思政教育“引领未来” |
内在逻辑: “因事而化”是基础,要求辅导员做“有心人”,于细微处见真章;“因时而进”是路径,要求辅导员做“创新者”,跟上时代不掉队;“因势而新”是升华,要求辅导员做“引领者”,把握规律开新局,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方法论金钥匙”。
时代价值: 在价值观念多元、信息传播迅捷、学生思想活跃的今天,“辅导员三因”为辅导员摆脱事务主义、提升工作效能、增强育人实效提供了根本遵循,它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勤务员”,更要成为“思想家”、“战略家”和“创新家”,真正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