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肯定思维如何应对AI时代的颠覆性挑战?

“肯定”的基石:是什么让论点站得住脚?

议论文的“肯定”,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这个地基就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肯定思维如何应对AI时代的颠覆性挑战?-图1

明确且有力的论点 这是“肯定”的靶心,你的文章要肯定什么?必须清晰、明确、不含糊。

  • 如何做到?
    • 提炼核心观点: 在动笔前,用一句话精准概括你的中心论点,不要说“我们应该努力”,而要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主动拥抱挑战是个人实现价值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
    • 观点具有争议性(思辨性): 一个好的论点往往不是不言自明的“公理”,而是需要经过论证才能让人信服的“判断”,它应该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充分且典型的论据 这是“肯定”的弹药,光有靶心不行,你还需要用事实和道理来击中它。

  • 论据的类型:
    • 事实论据: 包括历史事件、科学数据、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它们最具说服力。
      • 论证“创新的重要性”,可以举乔布斯如何用iPhone颠覆手机行业,或者华为在5G领域的持续投入。
    • 道理论据: 包括名人名言、公理定理、哲学思想、文学作品等,它们能提升文章的理论深度。
      • 论证“坚持的价值”,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如何选择?
    • 典型性: 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直接证明论点的例子。
    • 多样性: 事实与道理结合,正面与反面(通过反衬)结合,古今中外结合,避免单一和单调。

严谨且多变的论证 这是“肯定”的战斗过程,如何将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逻辑链条?

  • 常见的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 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最常用也最直观的方法。
    • 道理论证: 用逻辑推理和公认的道理来证明观点,展现思辨深度。
    • 对比论证: 将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突出正确一方的合理性。
    • 比喻论证: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抽象的道理,化深奥为浅显。
    • 因果论证: 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为什么会这样”。
  • 如何组织?
    • 总分总结构: 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分点论述(每个分论点配论据和论证),结尾总结升华,这是最稳妥的结构。
    • 并列式结构: 从不同角度(如个人、社会、国家层面)来支撑中心论点。
    • 递进式结构: 论证层层深入,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

“肯定”的升华:如何让文章更有力量?

仅仅做到逻辑严密还不够,优秀的议论文其“肯定”还带有一种感染力和启发性。

情感的温度与理性的光芒 议论文不是冰冷的说教,在理性的逻辑推演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能让你的“肯定”更具穿透力。

  • 如何融入?
    • 关注现实,心怀悲悯: 你的论点最好能回应现实问题,体现出你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怀,论证“教育的公平”,可以流露出对每个孩子拥有平等机会的深切期盼。
    • 语言富有感染力: 使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情感色彩。

思辨的深度与广度 “肯定”不等于“固执”,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在肯定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这使得他的“肯定”显得更加客观和可信。

  • 如何体现?
    • 承认对立观点的合理性: 在反驳对方观点前,先肯定其部分合理之处(“诚然………”),这叫“先破后立”或“立中有破”,显得更加公允。
    • 指出观点的适用边界: 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明确你的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成立,能极大增强其严谨性。“我们肯定科技的力量,但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

清晰的结构与流畅的语言 这是“肯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好的结构让读者一目了然,好的语言让读者如沐春风。

  • 结构清晰: 段落之间有清晰的过渡句,论点、论据、论证层次分明。
  • 语言精准: 用词准确,避免口语化和模糊不清的表达。
  • 文采斐然: 在准确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成语、典故,使语言生动、典雅。

示例分析

论“青年人当志存高远”**

  • 论点(肯定什么): 青年人树立远大志向,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 论据(用什么肯定):
    1. 事实论据1(个人层面):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远大志向指引他一生奋斗,成为人民敬爱的总理。
    2. 事实论据2(社会层面): 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青年时便立志报国,他们隐姓埋名,为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国防基石。
    3. 道理论据: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诸葛亮也告诫后人:“志当存高远。” 这些都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
  • 论证(如何肯定):
    • 段落一(分论点1): 从个人成长角度,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说明远大志向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帮助青年人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引用周恩来的例子)
    • 段落二(分论点2): 从社会发展角度,运用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说明青年人的志向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洪流。(引用“两弹一星”元勋的例子,并分析其志向与国家成就的因果关系)
    • 段落三(思辨升华): 运用比喻论证,将远大志比作“灯塔”和“引擎”,并承认志向需要与脚踏实地相结合,使论证更全面、深刻。
  • 总结肯定): 再次强调论点,并发出号召,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励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议论文的“肯定”,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石上的坚定信念,一种融合了情感温度与思辨深度的价值判断,它要求我们:

  • 脑中有逻辑: 论点、论据、论证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 心中有丘壑: 关注现实,胸怀天下,让文章有温度。
  • 笔底有波澜: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富有文采和感染力。

当你能够做到这几点时,你的议论文就不再是简单的观点陈述,而是一篇能够启迪思想、引领人心的佳作,你的“肯定”,也因此拥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