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高中心理辅导教案,如何有效设计实施?

高中心理辅导教案:《与压力共舞:我的压力管理宝典》

教学基本信息

  • 课题名称: 与压力共舞:我的压力管理宝典
  • 授课对象: 高一至高三学生
  • 授课时长: 45分钟(一节课)
  • 授课形式: 团体心理辅导、互动体验、小组讨论、讲授结合

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设定以下三维目标:

高中心理辅导教案,如何有效设计实施?-图1

  1. 认知目标:

    • 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了解压力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积极压力与消极压力)。
    • 帮助学生识别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压力源。
  2. 情感目标:

    • 引导学生接纳压力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减少对压力的恐惧和抵触。
    •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态度,建立“与压力共舞”的信心。
  3. 技能目标:

    •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至少2-3种实用的压力调节方法(如认知调整、放松训练、时间管理等)。
    •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初步构建个性化的“压力管理工具箱”。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压力的两面性认知,以及实用压力管理技巧的学习与体验。
  •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并主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制作PPT课件,包含图文、案例、活动指引等。
    • 准备背景音乐(用于放松训练)。
    • 准备便签纸和笔,每人一份。
    • 准备一个“压力气球”或一个“压力垃圾桶”作为道具。
    • 打印“我的压力管理宝典”工作表(每人一份)。
  2. 学生准备:

    • 保持开放和参与的心态。
    • 准备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 暖场导入:压力“初体验”(约5分钟)

  1. 活动名称: 压力“天气预报”
  2. 活动流程:
    • 教师引导: “同学们,大家好!在今天的辅导开始前,我们先来做个‘天气预报’,请大家伸出你的手,如果今天你的心情是‘晴天’(没有压力或压力很小),就请你高高举起你的手;如果是‘多云’(有一些压力,但能应对),就请你平举你的手;如果是‘雨天’或‘雷阵雨’(感觉压力很大,有些困扰),就请你将手放在胸前。”
    • 教师观察与反馈: 教师环顾教室,简要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如:“我看到很多同学的手举在胸前,看来压力是我们共同的伙伴”),营造一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团体氛围,自然地引出“压力”这一主题。
  3. 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轻松、非语言性的活动,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压力的普遍性,降低谈论压力的心理防御,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二) 主题探索:认识我的“压力怪兽”(约15分钟)

  1. 什么是压力?(约5分钟)

    • 教师讲解: 结合PPT,用生动的语言解释压力的定义。“压力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警报系统’,当我们遇到挑战、威胁或要求时,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心跳加速、精神紧张,适度的压力能让我们保持警觉,发挥出最佳水平,这就是‘积极压力’(Eustress),但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我们感到疲惫、焦虑,这就是‘消极压力’(Distress)。”
    • 案例分析: 简单举例,如“考试前的适度紧张能让我们更专注复习(积极压力),但如果每天都因为考试而失眠、吃不下饭,那就是消极压力了。”
  2. 我的压力“源”泉在哪里?(约10分钟)

    • 活动名称: 压力“气球”/“垃圾桶”
    • 活动流程:
      • 教师引导: “请大家拿起桌上的便签纸和笔,想一想最近让你感到有压力的事情,可以是一件具体的事,即将到来的数学考试’,也可以是一种持续的感受,对未来的迷茫’,把它写下来,不用写名字。”
      • 学生书写: 给学生2-3分钟时间安静书写。
      • 分享与释放:
        • 方式一(气球): 请学生将写好的便签纸揉成一团,想象这就是你的压力,然后我们一起深吸一口气,用力将‘压力气球’吹到最大,再‘砰’的一声把它踩爆!(可以配上音效)
        • 方式二(垃圾桶): 准备一个漂亮的“压力垃圾桶”,邀请学生轮流走上前,念出自己的压力(或只是展示),然后将纸团扔进垃圾桶,象征着“放下”和“处理”。
      • 教师总结: 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压力源(如学业、人际、家庭、未来规划等)贴在白板上,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看到大家面临的压力有很多共通之处。
    • 设计意图: 通过具象化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无形的压力“可视化”,并通过仪式感的“释放”环节,起到初步的宣泄作用,集体分析压力源能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三) 技能学习:我的压力管理“工具箱”(约15分钟)

  1. 教师引入: “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怪兽’,赶走它不是最好的办法,学会和它相处,甚至利用它,才是智慧,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打造几个实用的‘工具’,来管理我们的压力。”

  2. 认知调整法——“换个角度看问题”

    • 原理讲解: 压力往往不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ABC理论简介(A-事件,B-信念,C-结果)。
    • 活动体验: “想法拍卖会”
      • 在PPT上呈现一个压力情境,如“模拟考试成绩下滑”。
      • 列出几种可能的“灾难性”想法(B1:“我完了,高考肯定没戏了!”)和“积极”的想法(B2:“这次暴露了我的薄弱环节,正好可以查漏补缺。”)。
      • 请学生选择,并讨论不同想法会带来什么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1 vs C2)。
    • 核心口诀: “事件是A,想法是B,结果看C,改变B,就能改变C!”
  3. 放松训练法——“给身体按下暂停键”

    • 原理讲解: 压力会让我们身体紧张,身体的放松能反过来缓解心理的紧张。
    • 现场带领: “腹式呼吸法”体验(约3分钟)
      • 教师引导: “请大家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轻轻闭上眼睛,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口,用鼻子深深地、缓慢地吸气,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而胸口尽量保持不动,用嘴巴像吹蜡烛一样,慢慢地、均匀地呼气,感受腹部自然回落,重复3-5次……”
      •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放松氛围。
      • 结束后,请学生分享感受。
    • 核心口诀: “深吸慢呼,一进一出,身心放松。”
  4. 时间管理法——“化整为零,掌控节奏”

    • 原理讲解: 很多压力源于任务繁重、无从下手,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减轻这种失控感。
    • 方法介绍: 介绍“四象限法则”或“番茄工作法”的简易版。
      • 四象限法则: 把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优先处理“重要”的事。
      • 番茄工作法: 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将大任务分解成小块。
    •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本课的核心,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体验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学得会、用得上”。

(四) 总结升华:我的“压力管理宝典”(约8分钟)

  1. 活动名称: 制作我的“宝典”
    • 教师引导: “请大家拿出‘我的压力管理宝典’工作表,今天我们认识了压力,也学到了三个工具,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