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开头结尾的艺术与技巧
议论文是高中语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优秀的议论文不仅需要清晰的论点、充实的论据,还需要精彩的开头和有力的结尾,开头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阅读,结尾则决定了文章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掌握开头和结尾的技巧,能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议论文开头的常见方法
议论文的开头需要迅速切入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明确表达观点,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这种开头方式简洁明了,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避免拖沓。
“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失去诚信,个人将失去信誉,社会将陷入混乱。”
这种写法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尤其是考场作文,能快速让阅卷老师抓住文章主旨。
引用名言,增强说服力
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或权威数据,能提升文章的可信度。
“鲁迅曾说:‘诚信为人之本。’在当今社会,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个人成功的必备品质。”
引用时要注意准确性,避免张冠李戴,同时确保引用的内容与论点紧密相关。
设问开头,引发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
“为什么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未同步提升?究其原因,精神世界的贫瘠或许是关键。”
设问可以增强互动性,但问题要具有针对性,避免空泛。
对比引入,突出论点
通过对比不同现象或观点,突出文章的核心论点。
“有人追求财富,认为金钱万能;有人崇尚精神,认为内心充实才是真正的幸福,究竟哪一种生活更有价值?”
对比要鲜明,避免模糊不清,确保读者能迅速理解作者的立场。
故事引入,增强可读性
用一个小故事或事例开头,能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他只说:‘请别挡住我的阳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与物质无关。”
故事要简短,避免冗长,确保迅速过渡到论点。
议论文结尾的常见方法
议论文的结尾不仅要总结全文,更要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尾方式:
总结归纳,重申论点
在结尾处简要概括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诚信不仅是个人品格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唯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尊重,走向成功。”
这种结尾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确保文章结构完整。
展望未来,提出呼吁
在结尾处展望未来,提出倡议或呼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面对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呼吁要具体可行,避免空泛的口号。
引用名言,升华主题
结尾引用名言,能增强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引用的名言要与文章主题高度契合,避免生搬硬套。
反问结尾,引发思考
通过反问,让读者在阅读后继续思考问题。
“当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是否也该反思:我们是否因此失去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反问要具有启发性,避免过于绝对化。
比喻结尾,增强形象性
用比喻或象征手法结尾,能让抽象的道理更生动。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每一次选择都影响未来,唯有谨慎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比喻要贴切,避免牵强附会。
开头和结尾的常见误区
开头拖沓,偏离主题
有些学生喜欢在开头铺垫过多,导致迟迟不进入正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思考,比如人生、理想、社会……”
这样的开头过于空泛,应直接切入核心论点。
结尾仓促,缺乏深度
有些文章结尾过于简单,仅用一句话草草收尾,未能升华主题。
“我们要努力学习。”
这样的结尾缺乏感染力,应适当拓展,增强说服力。
引用不当,影响可信度
引用名言或数据时,如果来源不准确或与论点不符,会降低文章的可信度。
“古人云:‘金钱如粪土。’”
这样的引用缺乏具体出处,容易让人质疑其真实性。
语言平淡,缺乏文采
议论文虽然以说理为主,但适当的文采能增强表达效果。
“我们要保护环境。”
可以改为:
“青山绿水,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如何提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
多阅读优秀范文
分析高考满分作文或名家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学习其写作技巧。 -
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写完初稿后,仔细推敲开头和结尾,确保语言精炼、观点鲜明。 -
结合时事,增强现实感
适当引用社会热点,能让文章更具时代感,提高可读性。 -
注重逻辑,避免跳跃
开头和结尾要与正文紧密衔接,确保文章整体逻辑流畅。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门面和收官之笔,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评价,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灵活运用,能让文章更具吸引力,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日常写作,好的开头和结尾都能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