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看图写话”老大难!二年级家长必读:3步法+万能公式,轻松辅导孩子写出彩!
引言:家长们的集体困扰
“老师,我家孩子看图写话就几句话,干巴巴的,像挤牙膏一样!”倒是看到了,可就是写不出来,或者写流水账,怎么办?” “辅导孩子写作业,一看图写话就鸡飞狗跳,急死个人!”

各位二年级的家长朋友们,是不是对以上场景感到无比熟悉?看图写话,作为从“说”到“写”的桥梁,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许多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拦路虎”,它不仅考察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更是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初步体现。
别担心!作为一名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家教辅导专家,我将今天为大家深度拆解“二年级看图写话”的辅导秘籍,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从此爱上写话,还能为未来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全是干货,建议收藏反复阅读!
第一部分:解密“看图写话”——孩子写不好的根源在哪?
在开始辅导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觉得难,根源通常在于以下四点:
- “没看见”——观察力不足: 孩子只能看到图片表面的、最显著的一两个元素,忽略了细节、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背景。
- “想不到”——想象力匮乏: 画面是静态的,但故事是动态的,孩子无法将静态的画面在脑中“动”起来,想象出“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
- “说不清”——逻辑混乱: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缺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叙事要素的条理。
- “写不出”——词汇量与句式单一: 脑子里有想法,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或者只会用“……了,……了”这样的简单句式,文章显得平淡无奇。
找到病根,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部分:黄金三步法——手把手教孩子“看”懂图,“说”出话,“写”成文!
辅导看图写话,切忌直接下命令“你给我写!”,我们应该像一位引导者,带孩子走好这三步。
第一步:火眼金睛“看”图——培养观察力,让细节“说话”
这是所有步骤的基础,我们要教孩子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
-
看“四要素”: 引导孩子找出图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 时间: 图上有太阳?是白天还是晚上?有月亮和星星吗?有落叶吗?(暗示秋天)有雪人吗?(暗示冬天)
- 地点: 在公园里?在教室里?在家里?在草地上?
- 人物: 有几个人?他们是谁?(爸爸、妈妈、小朋友、同学)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开心、难过、惊讶、生气)他们在做什么?(跑、跳、看书、扫地)
- 事件: 他们在一起干什么?(放风筝、种树、做游戏、打扫卫生)
-
看“细节”: 引导孩子放大观察,寻找更多线索。
- 人物动作: 小朋友是伸出手去够风筝,还是紧紧握着线跑?
- 物品状态: 天空中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地上的小草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
- 环境背景: 除了主要人物,周围还有什么?有其他小朋友在笑吗?有树、有花、有云吗?
【家长小贴士】 可以和孩子玩“寻宝游戏”:“宝宝,你能在图上找到三个表示开心的表情吗?”“这张图里藏了哪些颜色的东西?”让观察变得有趣起来。
第二步:七嘴八舌“说”图——激发想象力,让故事“活”起来
当孩子“看”清了图片,就要鼓励他“说”出来,说是写的铺垫,能极大地降低孩子的畏难情绪。
-
引导“问”问题: 这是打开孩子想象力的金钥匙!针对图片,我们可以问:
- (发生了什么) “图片上,小明在做什么呀?”
- (之前怎么样)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放风筝呢?他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 (之后怎么样) “风筝飞得这么高,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呢?他会开心地笑起来吗?”
- (心理活动) “你看他的小脸,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 (合理想象) “除了小明,你觉得还有谁会喜欢在公园里放风筝?”
-
鼓励“编”故事: 不要局限于图片本身,鼓励孩子进行合理的联想和创造,也许风筝上画着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也许他正在和好朋友比赛谁的风筝飞得更高。
【家长小贴士】 请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和积极的鼓励者,无论孩子说得多么天马行空,先肯定他的想象力,然后再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回到合理的逻辑上,可以说:“你这个想法太棒了!那我们再看看图,是不是还有……”
第三步:妙笔生花“写”图——掌握万能公式,让文章“靓”起来
当孩子能流利、完整地讲述图片故事后,写就水到渠成了,这时,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个简单易学的“万能公式”,让他的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万能公式:开头 + 中间 + = 一篇完整的看图写话
-
【开头】(1-2句话):交代“四要素”,开门见山。
- 公式: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在做什么。
- 范例: (时间)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地点)小明和爸爸来到公园的草地上,(人物)小明正在高兴地放风筝。
-
【中间】(3-5句话):详细描述“经过”,加入细节和想象。
- 公式: 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 + 描写物品的样子 + 加入自己的想象或感受。
- 范例: (动作/神态)你看,小明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着天空中的风筝,脸上笑开了花,他手里的线轴飞快地转着,那只“老鹰”风筝越飞越高,好像一只真正的大鸟在自由翱翔。 (想象)爸爸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他,心里想:“我的孩子真棒!”
-
【(1-2句话):总结感受或事件,点明主题。
- 公式: 写出自己的心情 + (或)对事件的总结。
- 范例: (感受)放风筝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小明希望他的风筝能一直飞到云朵上去。
【家长小贴士】
- 先说后写: 让孩子先对着图说一遍,用手机录下来,或者你帮他记录下来,然后让他看着自己说的话“抄”成文字,这会让他感觉非常轻松。
- 提供“词语百宝箱”: 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积累好词好句,比如形容开心的词语(兴高采烈、眉开眼笑),形容风的词语(春风拂面、微风习习),形容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阳光明媚)。
- 用好“修辞手法”: 引导孩子用简单的比喻句,风筝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这能让文章立刻生动起来。
第三部分:实战演练——一篇范文带你“吃透”方法
【图片描述】 (想象一张图片:一个下雨天,一个小女孩撑着伞,正在扶一位摔倒的小男孩起来。)
【辅导过程】
-
看图:
- 时间: 下雨天
- 地点: 上学路上/小区里
- 人物: 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
- 事件: 小女孩扶起了摔倒的小男孩
- 细节: 小女孩撑着伞,小男孩的膝盖可能擦破了,他在哭。
-
说图(家长提问引导):
- “宝贝,你看这是什么天气呀?”(下雨天)
- “图上有谁?她们在做什么?”(一个小姐姐在扶小弟弟)
- “小弟弟怎么了?他为什么会摔倒?”(可能因为地上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疼,所以在哭。)
- “小姐姐是怎么做的?她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她把自己的伞撑在小弟弟头上,蹲下来,很温柔地扶他,脸上很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