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苔花绽放新时代,平凡如何铸非凡?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论平凡生命的不凡姿态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寥寥数语,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无数平凡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它描写的,是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其花朵微小如米,却依然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绽放出如牡丹般雍容与自信的姿态,这“苔花精神”,不仅是一种生命的赞歌,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启示着我们如何看待自我、拥抱世界、实现价值。

苔花绽放新时代,平凡如何铸非凡?-图1

苔花之姿,首先在于其“不择高处”的坚韧与生命力。

牡丹生于华堂,备受呵护,其盛开是理所当然;而苔藓生于“白日不到处”,与孤独、潮湿、贫瘠为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命极限的一次挑战,这种环境,足以消磨掉大多数生命的意志,却激发了苔藓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抱怨环境的恶劣,不仰望高处的阳光,而是将全部的力气,用于在寸土之间,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这正如我们生活中那些身处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万众瞩目的舞台,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于无人看见的角落,撑起社会运转的基石,他们的生命,如同苔花,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这种于逆境中求生存、于平凡中求发展的精神,正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苔花之魂,更在于其“也学牡丹开”的自信与自我实现。

“也学”二字,充满了谦逊与豪迈,苔花自知微小,却从不自轻自贱,更不因自己的渺小而放弃对美的追求,它以牡丹为榜样,不是要成为牡丹,而是要学习牡丹那种全力以赴、尽情绽放的姿态,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同,一种“我虽平凡,我亦精彩”的自信,在当今这个崇尚成功、追逐名利的时代,许多人被“成功学”的单一标准所绑架,将“成为人上人”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他们或因出身平凡而自怨自艾,或因一时不得志而一蹶不振,而“苔花精神”恰恰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站在多高的位置,而在于你是否活出了自己的高度,一个清洁工,可以将街道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是他的“盛开”;一个教师,可以点亮学生心中的求知火种,这是他的“盛开”;一个程序员,可以编写出改变生活的代码,这也是他的“盛开”,我们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牡丹”,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朵尽情绽放的“苔花”,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

苔花之光,最终在于其“聚沙成塔”的集体力量与时代价值。

单看一朵苔花,微不足道;但当无数苔花汇聚在一起,便可以覆盖岩石、铺满山野,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观,这种个体的微弱与集体的强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苔花精神”的升华,一个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繁荣,从来不是靠几个“牡丹”式的英雄人物单打独斗,而是依赖于千千万万个“苔花”式的平凡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他们是城市建设的“螺丝钉”,是科技创新的“铺路石”,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正是这无数微小的、坚韧的、不懈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时代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当我们歌颂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杰出人物时,更不应忘记,是无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发光的“苔花”,共同构筑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璀璨星空。

诚然,我们应当为牡丹的华贵而赞叹,但更应向苔花的坚韧致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被赋予怎样的起点,而在于以怎样的姿态去书写过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如苔花一般,不因环境而卑微,不因平凡而懈怠,在自己的方寸之地,积蓄力量,尽情绽放,因为,每一份不凡的成就,都源于无数平凡而伟大的“盛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