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奉献精神过时了吗?新时代如何践行奉献?

点亮生命,照亮世界——论奉献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在这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旅途中,我们该如何定义其价值与意义?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还是满足于一己的安逸享乐?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那些真正被铭记、被传颂的,往往不是拥有最多财富的人,而是那些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他人、照亮世界的人,奉献,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奉献精神过时了吗?新时代如何践行奉献?-图1

奉献,是个人价值的升华,是生命意义的最终归宿。 人的价值,并非孤立地存在于自我满足之中,而是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正如一滴水,只有汇入浩瀚的海洋,才能永不干涸;一棵树,只有扎根于广袤的大地,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在戈壁荒漠中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他个人放弃了国外的优渥生活和安逸环境,却换来了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和民族自豪感的空前提升,他的生命,因奉献而厚重;他的价值,因奉献而永恒,奉献,让我们超越了个体的渺小,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为集体、为社会的奋斗中,找到了生命最深刻的坐标。

奉献,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是文明传承的基石。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任何一次社会的飞跃,都离不开无数个体的默默奉献,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抗疫一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到扎根基层、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驻村书记……他们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璀璨星河,正是这种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维系着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倘若人人都只关心“小家”的得失,而无视“大家”的兴衰,那么社会将成为一盘散沙,文明也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奉献,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力量源泉。

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圣人标准,而是触手可及的平凡选择。 很多人认为,奉献意味着惊天动地的壮举,是英雄豪杰的专属,真正的奉献精神,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它是环卫工人凌晨四点扫帚划过街道的沙沙声,是外卖小哥风雨无阻穿梭于城市街巷的身影,是教师伏案批改作业时窗前的灯光,是邻里之间一次友善的援手,是公交车上一次主动的让座,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同样是奉献,它们如涓涓细流,虽不磅礴,却能汇聚成温暖人心的江河,奉献,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选择;它不需要我们拥有多么伟大的能力,只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愿意付出的热忱之心,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奉献是生命价值的升华,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平凡美德,它让短暂的生命拥有了永恒的意义,让平凡的世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奉献为笔,以行动为墨,在人生的画卷上书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共同点亮生命,照亮世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