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详细解析如何在议论文中提出论点。

核心原则:什么是好的论点?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论点是否“合格”,一个好的论点通常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
明确性
- 要求:论点必须是一句清晰、完整的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口号或模糊不清的短语,它应该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反面例子:“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太模糊,努力奋斗为了什么?)
- 正面例子:“在当今社会,青年人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才能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
论辩性
- 要求:论点必须是一个可以争议的观点,而不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它需要作者去论证,也需要读者去思考、甚至可能反驳,如果没人能反驳它,那它就不是论点,而是事实陈述。
- 反面例子:“地球是圆的。”(这是科学事实,无需论证。)
- 正面例子:“社交媒体的普及,对青少年弊大于利。”(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具有可辩性。)
-
深刻性
- 要求:论点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要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揭示事物间的深层联系,或提出独到的见解,这能体现你的思考深度,让文章脱颖而出。
- 反面例子:“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过于浅显,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 正面例子:“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技术,更是一种重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工程。”
-
集中性
- 要求:一篇议论文最好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文章篇幅不长,切忌提出多个并行的论点,否则会导致论证分散,力量不集中,最终哪个都说不透。
- 反面例子:“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书,而且要多锻炼身体。”(两个不相关的论点,应拆分成两篇文章。)
- 正面例子:“阅读经典是构建个人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核心论点,非常集中。)
提出论点的具体方法与位置
论点的提出位置非常灵活,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是以下两种:
(一)论点的位置
-
开篇点题型(最常用)
- 位置:文章开头第一段或第二段。
- 优点:开门见山,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主旨,便于阅读和评分,这是应试作文中最稳妥、最受推荐的方式。
- 写法:通过引述名言、讲述故事、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等方式,自然地引出你的中心论点。
-
篇末总结型
- 位置:文章的结尾部分。
- 优点:通过前文的层层铺垫和充分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显得更有说服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写法:先进行分论点的论述,最后在结尾段总结升华,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二)提出论点的技巧
在确定了位置后,如何巧妙地把论点“说”出来,也是有技巧的。
-
开门见山法
- 技巧:直接、明确地陈述观点,不加任何修饰,适用于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题目。
- 示例:“面对AI的浪潮,我们不应恐惧其取代人类,而应思考如何驾驭它,使其成为人类文明的赋能者。”
-
设问引论法
- 技巧:先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然后自问自答,顺势引出论点,这种方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示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究竟是被知识所武装,还是被碎片所淹没?我认为,真正的学习在于构建体系,而非简单堆砌信息。”
-
引言佐证法
- 技巧: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俗语或权威数据作为引子,然后对其进行阐释或引申,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这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 示例:“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它告诫我们,面对海量的知识和信息,保持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前提。”
-
现象归纳法
- 技巧:先描述一个社会现象或生活事件,然后分析其本质,最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使论点有现实依据,不显得空洞。
- 示例:“‘内卷’与‘躺平’成为当下青年中的高频词,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个体在激烈竞争中的焦虑与迷茫,要破解这一困局,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成功评价体系。”
-
对比辨析法
- 技巧:将两种或多种对立的观点、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在辨析中凸显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 示例:“有人认为‘快即是效率’,也有人坚信‘慢工出细活’,在我看来,真正的效率并非一味求快,而是在节奏的快慢切换中找到最优解。”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论点过大或过小
- 过大:如“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个题目可以写一本书,一篇短文根本无法说清,应缩小范围,如“论智能手机对当代家庭人际交往的影响”。
- 过小:如“我们学校的食堂应该多加一个菜”,这种观点不具备普遍性,缺乏议论文的价值。
-
论点模糊不清
- 表现:使用“大概”、“可能”、“差不多”等词语,或者观点摇摆不定。
- 后果:读者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论证也无从下手。
-
论点与论据脱节
- 表现:提出的论点很宏大,但后面的论据和例子却很微小,无法支撑论点。
- 后果:文章显得头重脚轻,逻辑断裂,缺乏说服力。
-
将论题当作论点
- 论题:是你要讨论的话题,是“是什么”的问题(如:论“网红经济”)。
- 论点:是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主张,是“怎么样”或“为什么”的问题(如:“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平台的有效监管和内容创作者的责任担当)。
实例分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略,大意是关于“延迟满足”能力的讨论)
【提出论点的错误示范】
- 模糊不清型:“我觉得延迟满足很重要。”
- 问题:“很重要”太空泛,为什么不重要?哪里重要?缺乏论证方向。
- 论题型:“论延迟满足。”
- 问题:这只是个话题,不是你的观点。
- 过大过小型:“延迟满足是成功的关键。” / “我们应该学会延迟满足。”
- 问题:前者过于绝对,后者过于平淡,缺乏思辨性。
【提出论点的优秀示范】
开篇点题型 + 引言佐证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言:“征服自己是所有胜利中最伟大的胜利。”在即时满足成为普遍诱惑的今天,这种“征服”的内涵,正是我们亟需重拾的“延迟满足”能力,它并非简单的忍耐,而是一种关乎未来、关乎心智成熟的高阶智慧。我认为,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是青年人走向成熟与成功的必修课。
- 优点:引用名言开头,提升文采;论点明确(培养延迟满足能力是必修课),具有深刻性和论辩性。
开篇点题型 + 现象归纳法
“先吃蛋糕还是先写作业?”这个简单的问题,折射出当代青少年在面对即时诱惑时的普遍挣扎,在短视频、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延迟满足似乎成了一种稀缺品质,正是这种“先苦后甜”的能力,构筑了我们通往长远目标的坚实阶梯。在我看来,真正的成长,始于对即时欲望的有效管理,即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
- 优点: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读者,引出论点自然;论点(成长始于管理欲望,即延迟满足)有现实针对性,深刻且集中。
篇末总结型
(中间段落先论述了延迟满足如何帮助人们抵制短期诱惑、如何培养坚韧品格、如何为实现长远目标积蓄力量……) 无论是抵制诱惑的“定力”,还是面对挑战的“毅力”,抑或是规划未来的“远见”,其核心都指向同一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