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常用技巧、结构模板和范例分析四个方面,为你全面解析如何写好议论文开头。

核心原则(写好开头“三要三不要”)
- 要开门见山,不要故弄玄虚:开头最好能快速引出话题或论点,避免绕圈子、说废话。
- 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开头段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80-150字之间,语言精炼,节奏明快。
- 要准确点题,不要偏离中心:无论用何种技巧,最终都要巧妙地引出你的中心论点,让阅卷老师一眼看懂你文章的核心思想。
常用技巧(五种“凤头”写法)
开门见山法(最稳妥、最常用)
直接亮明观点,态度鲜明,不拐弯抹角,适合大多数议论文,尤其是题目本身观点明确的。
公式: 直接回答“是什么”或“我认为……”
范例1(谈“担当”):
何为担当?在我看来,担当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是面对困难与挑战时那份“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最厚重的勋章。
范例2(谈“合作”):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唯有摒弃单打独斗的狭隘思维,学会在协作中凝聚力量,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引用名言/诗句法(最显文采、最易出彩)
引用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典故、俗语谚语等,迅速提升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公式: 名句引出 + 联系现实 + 提出论点
范例1(谈“坚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千古绝唱,道尽了探索之路的艰辛与执着,人生亦然,无论是治学问道还是建功立业,都离不开这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唯有坚守初心,方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范例2(谈“变与不变”):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总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在这万变之中,总有一些精神内核、文化血脉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应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坐标。
比喻/排比修辞法(最富文采、最显气势)
使用生动的比喻或富有节奏感的排比句,营造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公式: 比喻/排比铺陈 + 点明核心/引出论点
范例1(比喻法·谈“理想”):
理想,是暗夜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理想,是寒冬里的暖阳,给予我们奋斗的力量;理想,更是人生的引擎,驱动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一个人有了高远的理想,生命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范例2(排比法·谈“选择”):
面对人生的选择,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坚守本心;面对利益的诱惑,有人蝇营狗苟,有人两袖清风;面对时代的召唤,有人畏缩不前,有人挺身而出,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灵魂的一次拷问,决定了我们最终能抵达的高度。
现象/故事引入法(最新颖、最接地气)
从社会热点、生活现象、历史故事或个人经历入手,由小见大,自然过渡到论点,引发读者共鸣。
公式: 描绘现象/讲述故事 + 分析原因/引出思考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1(现象引入·谈“快节奏生活”):
当“996”成为常态,当“内卷”成为流行词,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不敢停歇,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也丢失了慢下来感受生活的能力?我认为,人生不应只有奔跑,更应有驻足欣赏风景的从容。
范例2(故事引入·谈“细节决定成败”):
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航天发射的失败;一个不经意的标点,可能让一桩价值连城的合同付诸东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无论做何事,我们都应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于细微处见真章。
对比设问法(最引人深思、最能凸显思辨)
通过对比或设置问题,制造悬念,引发读者思考,从而突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
公式: 提出问题/形成对比 + 分析问题/阐释对比 + 得出结论(论点)
范例1(设问法·谈“青年人的责任”):
是选择在“躺平”的舒适区里消磨时光,还是选择在“内卷”的奋斗中实现价值?这是摆在每一位当代青年面前的选择题,答案不言而喻,青年人当以奋斗为底色,用汗水浇灌梦想,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范例2(对比法·谈“真与伪”):
有人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却忽视了内心的丰盈;有人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点赞与追捧,却遗忘了现实生活的真实与温度,这种“伪繁荣”的背后,是精神的空虚与价值的迷失,真正的强大,源于内心的笃定与真诚。
万能结构模板(“引-析-点”三步法)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万能公式,可以帮你快速构建一个合格且出彩的开头。
- 引(引出话题):使用名言、故事、现象、比喻等技巧,引出你要讨论的话题。
- 析(分析话题):对引出的话题进行简要的分析、阐释或评价,为提出论点做铺垫。
- 点(点明论点):用一句清晰、明确的话亮出你的中心论点。
范例(运用模板谈“阅读”):
(引)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在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这句话愈发振聋发聩。(析) 我们似乎习惯了在短视频的喧嚣中打发时间,却忘记了静下心来与一本好书进行深度对话,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让我们离真正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点) 我认为,重拾深度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提升自我、涵养精神的必由之路。
范例分析(实战演练)
** 有人说,要顺应时代潮流;有人说,要坚持自我本心,对此,你怎么看?
开头范例(综合运用多种技巧):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时代滚滚向前,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潮水般涌来,有人选择顺应潮流,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有人选择坚守本心,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我看来,真正的智者,并非要在“顺流”与“逆流”中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在认清时代大势的基础上,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交汇点,以我之清醒,应时代之变。
分析:
- 引用名言:“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引出“时代变化快”的话题。
- 对比设问:先呈现两种对立观点,制造思辨空间。
- 提出论点:我的观点是“不选边站,而是找到交汇点”,观点辩证、深刻。
- 语言精炼:整体结构清晰,语言有文采,符合“凤头”要求。
写好议论文开头,关键在于多读、多思、多练。
- 多读:积累名言素材,学习优秀范文的写法。
- 多思:对每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 多练:针对不同的作文题,尝试用不同的技巧进行开头练习,直到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个精彩的开头,是你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第一步,也是你整篇文章成功的一半,祝你下笔如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