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个案辅导方案
个案基本信息
- 姓名: 小明 (化名)
- 性别: 男
- 年龄: 17岁
- 年级: 高二
- 来访者主诉: “我快要被考试逼疯了,每次重要考试前一周就开始吃不下、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考砸了怎么办’,考试时,心跳得像要蹦出来,手心全是汗,脑子一片空白,平时会做的题也想不起来,成绩越来越差,感觉自己很没用,对不起父母。”
- 评估工具: 焦虑自评量表、考试焦虑量表、贝克焦虑量表等(可选,用于量化评估和辅导前后对比)。
个案概念化
- 核心问题: 表现为显著的生理唤醒(心慌、出汗、失眠)、认知灾难化(“考不好=人生完蛋”)和行为回避(拖延复习、逃避考试)的考试焦虑。
- 认知层面:
- 自动化负性思维: “我必须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如果考不好,我的未来就毁了”、“别人都比我强,我肯定不行”。
- 核心信念: “我必须完美”、“我无能”、“我不值得被爱”(与成绩挂钩)。
- 认知扭曲: 灾难化、过度概括、非黑即白思维。
- 情绪层面:
- 主要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无助感。
- 次要情绪:羞耻、愤怒(对自己或他人)。
- 行为层面:
- 回避行为: 拖延复习,因为一复习就焦虑;逃避模拟考。
- 安全行为: 考试前反复检查文具、上厕所,以寻求一丝控制感。
- 无效应对: 通宵复习,导致身心俱疲,反而影响发挥。
- 生理层面: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悸、出汗、肠胃不适、头痛、失眠。

- 维持因素:
- 负性强化: 通过回避考试暂时缓解了焦虑,但长期来看,焦虑问题愈发严重。
- 缺乏应对技能: 没有有效管理焦虑、调整认知和稳定情绪的工具。
- 家庭压力: 父母对成绩的高期望,加剧了小明的压力。
辅导目标
- 总目标: 帮助小明有效管理考试焦虑,建立健康的应试心态,恢复学习效率和考试表现。
- 具体目标:
- 认知层面: 识别并挑战灾难化、非黑即白的自动化负性思维,建立更现实、积极的思维模式。
- 情绪层面: 学习至少2种有效的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能将焦虑水平从8-9分降至4-5分。
- 行为层面: 制定并执行一个结构化的复习计划,打破拖延循环,逐步进行考试暴露练习,降低对考试的恐惧。
- 生理层面: 改善因焦虑引起的失眠和身体不适。
- 长期目标: 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使其不再完全依赖于学业成绩。
辅导阶段与具体技术
建立关系与评估 (第1-2次咨询)
- 目标: 建立信任关系,全面了解问题,进行心理教育。
- 技术/活动:
- 积极倾听与共情: 让小明充分表达他的痛苦和担忧,让他感到被理解。
- 心理教育:
- 解释什么是考试焦虑,它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是“病”。
- 解释“焦虑-表现”的倒U形曲线:适度焦虑有助于表现,过度焦虑则会损害表现,目标是找到“最佳区域”。
- 解释焦虑的“战斗-逃跑-冻结”反应,让小明明白他的身体反应是正常的,只是被过度激活了。
- 绘制“焦虑地图”: 引导小明详细描述一次典型的考试焦虑经历,包括:
- 触发事件: “想到下周的数学月考”
- 自动化思维: “我肯定考不及格,我爸会失望死”
- 情绪: 焦虑(9/10分)、恐惧
- 生理反应: 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胃不舒服
- 行为: 逃避复习,玩手机
认知重构 (第3-5次咨询)
- 目标: 识别并挑战导致焦虑的核心信念和负性思维。
- 技术/活动:
- 思维记录表:
- 情境: 考前拿到复习资料。
- 自动化思维: “这么多内容,肯定复习不完,要完蛋了。”
- 情绪: 焦虑(8/10)
- 支持/反对证据:
- 支持:上次时间确实很紧。
- 反对:上次虽然紧张,但也复习了大部分;我可以制定计划,分块完成;即使不能全部复习完,掌握重点也能得分。
- 替代性/平衡思维: “复习时间确实紧张,但这是一个挑战,我可以制定一个优先级计划,先掌握核心考点,即使不能100%完成,尽我所能就好,一次考试不能定义我的全部。”
- 新情绪: 焦虑(5/10),带有一丝掌控感。
- 去灾难化:
- 问句: “如果真的考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 引导: “最坏的结果是这次考试不理想,然后呢?可能需要补考或跟老师沟通,这会影响我上理想大学吗?会毁掉我的人生吗?有没有其他补救措施?”
- 帮助小明看到,考试的结果虽然重要,但远非“灾难性”的,他有应对和恢复的能力。
- 成本-效益分析: 让小明分析“追求完美”和“允许自己不完美”各自的利弊,让他自己意识到完美主义的巨大心理成本。
- 思维记录表:
行为激活与放松训练 (第6-8次咨询)
- 目标: 学习放松技巧,并将认知改变付诸行动。
- 技术/活动:
- 放松技术训练:
- 腹式呼吸: 每天练习5-10分钟,辅导时带领体验,并让他录下指导语,在家练习。
- 渐进式肌肉放松: 系统地收紧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体验紧张与放松的对比。
- 行为激活:
- 制定“可实现的”复习计划: 将大目标分解成每天的小任务(如“今天复习完数学第一章的公式和例题”),每完成一项就打勾,获得成就感。
- “5分钟起步法”: 当不想复习时,告诉自己“只学5分钟”,往往开始后就能继续下去,克服了启动的阻力。
- 建立“焦虑应对工具箱”:
让小明列出所有在他感到焦虑时可以做的事情(听音乐、散步、找人聊天、做运动、使用放松技巧等),并贴在显眼处。
- 放松技术训练:
暴露与脱敏 (第9-11次咨询)
- 目标: 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步接触与考试相关的恐惧情境,降低敏感度。
- 技术/活动:
- 建立焦虑等级表: 从低到高列出引发焦虑的考试相关场景。
-
独自坐在书桌前看复习资料。
-
模拟做一套简单的家庭作业。
-
在安静房间里模拟做一套往年真题。
-
和朋友一起在图书馆学习。
-
在正式的考场氛围下模拟考试(有监考老师)。
-
- 系统脱敏:
- 从焦虑等级最低的“1”开始。
- 让小明想象或真实地进入该场景,同时使用学过的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来管理焦虑。
- 当焦虑水平降至平静(如低于2分)后,再进入下一个等级。
-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小明重新建立对考试相关情境的积极体验。
- 建立焦虑等级表: 从低到高列出引发焦虑的考试相关场景。
整合与预防复发 (第12次及后续咨询)
- **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