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举报渠道(按优先级和效果排序)
教育主管部门(最直接、最有效)
这是举报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包括违规办辅导班)的首选和最权威的渠道,因为这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监督。

- 举报电话: 12345 或 12391
- 12345 是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举报后会根据职责范围转办给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处理,效率很高。
- 12391 是教育部设立的全国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专门针对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包括有偿补课。
- 举报网站/平台: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四风”问题举报曝光专区
- 各地教育厅/教育局官网:几乎所有省市的教育局官网都有“网上投诉”、“举报信箱”、“局长信箱”等栏目,这是最官方的渠道,处理流程清晰。
- “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其菜单栏找到举报入口。
- 具体操作建议:
- 首选您所在地的区/县级教育局,因为他们对辖区内的学校和老师情况最为了解,处理起来最快,如果您不确定,可以先拨打市级或省级的教育局电话咨询。
- 在官网或12345平台上举报时,请选择最贴近的受理单位,如“XX区教育局”、“XX市教育体育局”。
纪检监察部门(针对公职人员)
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其违规行为也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如果举报内容涉及更严重的问题(如收受巨额礼金、权钱交易等),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 举报电话: 12388
这是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
- 举报网站: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www.ccdi.gov.cn) 有专门的“举报”通道。
- 适用情况:
当您认为教师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有偿补课”的范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时,此渠道更为有力。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无证经营)
如果老师办的辅导班是面向社会、大规模招生,并收取费用,可能涉及无证无照经营或虚假宣传等问题。
- 举报电话: 12315
这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举报热线。
- 适用情况:
- 辅导班在居民楼、商铺等场所进行商业性经营。
- 有明确的收费、招生广告等商业行为。
- 这个渠道主要从市场监管的角度进行处罚,可能不会直接处理教师的违规办班行为,但可以形成联动。
举报前需要准备的材料(越详细越好)
为了让您的举报得到重视和有效处理,请尽量提供以下信息:
-
被举报人信息:
- 姓名: 老师的准确姓名。
- 所在学校: 老师任职的XX学校全称。
- 任教年级和科目: 方便核实身份。
- 联系方式(可选): 如果有老师的电话或微信,可以附上。
-
违规行为的具体证据:
- 时间: 辅导班开课的具体时间(每周六、周日晚上,或寒暑假期间)。
- 地点: 辅导班的准确地址(XX小区X号楼X单元XXX室,XX教育机构X教室)。
- 证据链(非常重要):
- 聊天记录截图: 家长群、老师个人微信等关于开班、收费、上课内容的聊天记录。注意: 截图要包含双方头像和昵称,关键信息(如金额、时间)要清晰。
- 转账记录截图: 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银行转账给老师或其指定账户的凭证。
- 照片或视频: 辅导班门口的照片、上课时从窗外拍摄的模糊视频(注意保护隐私,不要拍到学生正面)。
- 书面材料: 辅导班的招生简章、收费通知、收据等。
- 证人信息: 其他愿意作证的家长或学生(可以匿名,但能提供更多细节)。
-
您的个人信息(可选,但建议提供):
- 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实名举报通常比匿名举报更受重视,处理部门在核实情况后可能会与您联系。
- 您与学生的关系(如:学生家长)。
举报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
- 确保证据真实有效: 切勿伪造证据,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 注意举报方式,保护个人隐私:
- 如果担心被报复,可以使用不记名的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举报。
- 在收集证据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与老师或其家属发生直接冲突,确保自身安全。
- 了解政策,明确界限:
- 根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下行为明令禁止:
- 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 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 您举报的行为必须属于上述规定的范畴。
- 根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下行为明令禁止:
- 举报的目的:
提倡以“净化教育生态,为孩子减负”为目的进行举报,而非出于个人恩怨或报复,这会让您的行为更具正当性,也更容易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政策背景(为什么严厉打击有偿补课)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整治力度,主要目的是:
-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遏止“课上不讲课下讲”的不良风气,还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 维护教育公平: 防止有偿补课加剧教育资源不平等,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
- 减轻家庭教育经济负担: 有效遏制“内卷”,降低家庭教育成本。
根据规定,一旦查实,涉事教师将面临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开除、撤销教师资格等,同时还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学校相关负责人也可能因监管不力而被追责。
首选拨打 12345 或直接联系当地区/县教育局官网的举报信箱,并尽可能提供详实的证据。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祝您顺利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