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中坚守自我
当今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声音嘈杂而多元,社交媒体上,无数“网红”的炫目生活仿佛是唯一的成功模板;校园里,同伴的优异成绩似乎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尺,我们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耳畔充斥着各种声音,催促着我们追赶,提醒着我们“落后”,在这样的喧嚣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坚守自我,便成了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坚守自我,首先需要拨开外界的迷雾,看清内心的航向。
外界的评价与标准,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我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模样,有人追求万众瞩目,有人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些目标本身无可厚非,但当这些追求成为压倒一切的“唯一”时,我们便容易迷失,我们不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而是为了“比别人更好”而焦虑,正如航海者若只盯着其他船只的航向,忘记了自己最终的目的地,便永远无法抵达理想的港湾,我们必须时常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渴望的人生是怎样的?唯有找到了内心的“北极星”,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保持坚定的航向,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摇。
坚守自我,其次需要拥有独立思考的勇气,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动接收着海量的观点与论断,从热搜榜上的热门话题,到朋友圈里的“爆款”文章,这些声音常常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如果我们放弃思考,全盘接受,便会成为人云亦云的“复读机”,失去独立的人格,真正的成长,在于面对众说纷纭时,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去辨别、去判断,敢于对主流观点提出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哪怕它暂时不被理解,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正是坚守自我的最有力证明,它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淬炼出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
坚守自我,并非意味着故步自封,而是在开放中保持定力,在包容中不失本色。
有人误以为坚守自我就是对外界的一切关上大门,成为一个孤僻的“隐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的自我坚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接纳、去拥抱这个多元的世界,我们可以欣赏他人的优秀,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经验,但这种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而非替代自我,就像一棵大树,它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这是它的“自我”;它又努力向上生长,沐浴阳光,拥抱风雨,不断汲取养分,让自己枝繁叶茂,它的根从未动摇,它的叶却愈发丰盈,我们亦应如此,在吸收外界精华的同时,始终守护好自己精神世界的内核,让自我在时代的浪潮中愈发强大与清晰。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顿悟,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在喧嚣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成为清醒的航行者,拥有审视内心的智慧,独立思考的勇气,以及开放包容的胸襟,不为浮华所惑,不为潮流所裹挟,坚定地走好属于自己的路,活出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