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备考大全:从立意到成文,步步为营
高考议论文,不仅是知识的考察,更是思维、视野和表达的综合较量,本大全将从“道”(思想内核)、“法”(结构方法)、“术”(写作技巧)、“器”(素材积累)四个维度,为你构建一个完整的备考体系。

第一部分:道——思想内核与审立意(审题立意篇)
这是议论文的灵魂,决定了文章的深度和高度,跑题是议论文最大的敌人。
审题:精准把握题意,避免“南辕北辙”
- 抓材料核心词/句:找出材料中反复出现、带有感情色彩或具有总结性的词语和句子,它们往往是出题人的“题眼”。
- 辨明任务驱动:新材料作文常带有明确的任务指令,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给某某写一封信”、“从下列角度任选其一”等,务必看清要求,严格按照指令作答。
- 分析材料关系:
- 单则材料:提炼核心观点。
- 多则材料:分析材料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互补点、矛盾点”,立意应建立在综合分析之上,而非孤立地谈一则材料。
- 明确写作对象与身份:书信体、演讲稿等应用类文体,要特别注意对象、场合和身份。
立意:深刻、新颖、集中,打造“凤头”
立意是文章的“主心骨”,必须做到“三性”:
-
深刻性(有深度):
- 由果溯因:不仅看到现象,更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本质和规律。
- 由表及里:从具体事件上升到普遍规律、人生哲理或时代精神。
- 由个别到一般:从个人、局部问题,联想到群体、社会层面的意义。
- 示例:题目谈“挫折”,平庸立意是“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深刻立意是“挫折是生命的磨刀石,是灵魂的净化剂,是通往卓越的必经之路”。
-
新颖性(有新意):
- 逆向思维:敢于挑战传统观点,提出独到见解(需言之成理,不能为逆而逆)。
- 转换视角:跳出常规,从新的角度(如被忽视的群体、事物的另一面)切入。
- 辩证思考: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提出“既要……也要……”的复合观点。
- 示例:题目谈“规则”,新颖立意可以是“真正的自由,是始于对规则的深刻理解与内化”,而非简单批判规则或盲目赞美规则。
-
集中性(有焦点):
- 一文一中心:整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核心论点,所有材料、分析都要为它服务。
- 观点明确:在文章开头(第一段)就亮出你的中心论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法——结构谋篇与论证(结构论证篇)
这是议论文的骨架,决定了文章的逻辑和层次,清晰的结构是高分的保障。
经典结构:“引论-本论-
-
引论(开头):凤头,开宗明义
- 任务:引出话题,亮出观点,吸引读者。
- 方法:
-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 引经据典:引用名言、诗句、寓言等引出观点。
-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话题。
- 现象列举:列举社会现象,提出问题,引出观点。
- 公式:现象/故事/名言 + 引发思考 + 明确中心论点
-
本论(主体):猪肚,充实有力
-
任务:分点论述,证明中心论点,这是文章最核心的部分。
-
结构模式:
-
并列式(并列分论点):
- 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关系。
- 公式:中心论点 + 分论点一(是什么/为什么)+ 论据 + 分析 + 分论点二(为什么/怎么办)+ 论据 + 分析 + 分论点三(怎么办/怎么样)+ 论据 + 分析
- 示例:论点“青年当有家国情怀”,分论点一:家国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分论点二:家国情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奉献;分论点三:家国情怀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坚守。
-
层进式(递进式):
- 特点: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深入、递进关系,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公式: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 解决问题(怎么办)
- 示例:论点“我们需要真正的阅读”,是什么:真正的阅读是与灵魂的对话,为什么:碎片化阅读无法构建精神世界,怎么办:沉下心来,与经典为伴。
-
对比式:
- 特点:将两种对立或差异的观点、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突出正确一方。
- 公式:正面观点 + 正面论据 → 反面观点 + 反面论据 → 总结对比,强调中心论点。
- 示例:论点“坚守初心比追求捷径更重要”,对比“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一夜爆红”的浮躁。
-
-
-
结尾):豹尾,响亮有力
- 任务: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引人深思。
- 方法:
- 总结归纳:简要回顾分论点,重申中心论点。
- 呼应开头: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 发出号召/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发出倡议,升华到时代或人类层面。
- 引用名言:用一句精辟的名言警句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常用论证方法:让论点“站”起来
- 举例论证:摆事实,用具体、典型、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观点。
- 要求:例子要“精”(典型)、“准”(贴合论点)、“新”(避免陈词滥调),叙述例子要概括,不要写成记叙文,重点在于分析例子与论点的联系。
- 道理论证:讲道理,引用名人名言、公理、定律等进行论证。
- 要求:引用要准确,最好能结合自己的话进行阐释,使其更具说服力。
-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比较,突出正确一方。
-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
- 示例:将“理想”比作“灯塔”,将“奋斗”比作“航船”。
- 因果论证:通过分析原因来证明结果,或由结果推导原因。
第三部分:术——语言表达与技巧(语言表达篇)
这是议论文的血肉,决定了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好的语言能让观点更具魅力。
基本要求:准确、鲜明、生动
- 准确:用词恰当,逻辑严密,概念清晰。
- 鲜明:观点明确,态度明朗,爱憎分明。
- 生动:语言富有文采,避免干巴巴的说教。
提升文采的“锦囊妙计”
- 句式多变:长短句结合,整散句交错,多用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句式,增强气势和节奏感。
- 排比句:增强语势,深化内容,如:“是……,是……,更是……”
- 设问句:引人思考,突出重点,如:“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代的挑战?”
-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让语言形象化。
- 化用名言:巧妙地化用或直接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提升文化底蕴。
- 示例:谈“坚持”,可以说“正如《劝学》所言‘锲而不舍,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