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试整体认知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进入临床的第一道关,重点考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考试分为三站式,每一站都至关重要。

- 考试形式: 三站式,考官现场评分。
- 第一站: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 第二站:体格检查
- 第三站:基本操作
- 核心要求: 规范、无菌、爱伤观念、人文关怀。
第二部分:分站式详细辅导
第一站: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这是考试的“大脑”部分,考察你的临床逻辑和信息整合能力。
(一) 病史采集
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约11分钟),通过提问获得诊断疾病所需的关键信息。
万能公式(“五问”法):
- 主诉(一句话): 什么部位 + 什么性质的症状 + 持续了多久。
- 模板:“您好,请问您哪里不舒服?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 现病史(核心): 围绕主诉,按时间顺序展开。
- 起病情况: 急性还是慢性?诱因是什么(如劳累、受凉、饮食)?
- 主要症状特点:
- 部位: 疼痛在哪个具体位置?(如上腹、右下腹)
- 性质: 疼痛是胀痛、绞痛、刺痛还是烧灼痛?
- 程度: 能忍受吗?是否影响工作和休息?(可问“1-10分,您打几分?”)
- 发作与缓解: 什么时候发作?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如饭后、活动、按压)?
- 伴随症状: 除了主要症状,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黄疸、腹泻、血便等)
- 诊治经过: 去过医院吗?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B超)?吃过什么药?效果如何?
- 一般情况: 发病以来的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
- 既往史: 以前得过什么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做过手术吗?有无药物过敏史?输过血吗?
- 个人史: 吸烟、饮酒史,有无特殊职业接触或疫区、疫水接触史。
-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病史或类似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应试技巧:
- 逻辑清晰: 按照“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的顺序提问,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 抓大放小: 时间有限,优先问与主诉最相关的关键信息,主诉“腹痛”,就要重点问部位、性质、诱因、伴随症状。
- 语言专业: 使用医学术语,如“您最近有无恶心、呕吐?”“解大便的颜色和性状有无异常?”
- 互动感: 适时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表现出关心和耐心。
(二) 病例分析
目标: 根据提供的简要病史,写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进一步检查。
万能公式(“四步法”):
- 初步诊断:
- 一个主要诊断: 根据核心症状和体征,首先想到最可能的疾病。
- 1-2个次要诊断: 考虑常见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
- 格式:“初步诊断:1. [疾病名称] 2. [疾病名称]”
- 诊断依据:
- 病史依据: 从病史中摘抄支持诊断的关键信息,如“男性,45岁,上腹部持续性剧痛6小时,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 体征依据: 从查体中摘抄,如“Murphy征阳性,腹肌紧张,反跳痛”。
- 辅助检查依据: 从提供的检查结果中摘抄,如“血常规示WBC 15.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5%”。(如果考试没给检查,就写“需进一步检查”)。
- 鉴别诊断:
- 列出2-3个需要鉴别的疾病。
- 说明鉴别点: 简要说明为什么需要和这个疾病鉴别,以及它们的主要区别。
- 模板:
- [疾病A]:该病也表现为[症状],但[鉴别点,如A病常有X特征,而本病例有Y特征],可进一步通过[检查]鉴别。
- [疾病B]:...
- 进一步检查:
- 目的: 确诊、评估病情、排除鉴别诊断。
- 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电图。
- 针对性检查:
- 怀疑心梗: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
- 怀疑脑卒中:头颅CT。
- 怀疑急腹症:腹部超声/CT、淀粉酶。
- 怀疑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 格式: “1.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2. 腹部超声/CT,3. 血淀粉酶。”
应试技巧:
- 诊断要“准”: 第一印象往往最重要,抓住最典型的表现。
- 依据要“全”: 病史、体征、检查,缺一不可。
- 鉴别要“对”: 鉴别诊断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要列出最相关的疾病。
- 检查要“合理”: 不要乱开检查,每项检查都要有目的性。
第二站:体格检查
这是考试的“双手”部分,考察你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核心原则: 爱伤观念、人文关怀、规范操作。
万能流程(记住这个,所有检查都适用):
-
准备阶段:
- 报告考官: “报告考官,第二站体格检查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 核对信息: “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让我核对一下您的信息。”
- 自我介绍: “我是您的医生,接下来要为您进行体格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点不适,我会尽量轻柔,请您配合。”
- 环境准备: “请您躺到检查床上,解开上衣,双腿屈曲,腹部放松。”
- 洗手/消毒: “我现在要进行手部消毒。” (用速干手消毒剂,并展示给考官看)
-
操作阶段:
- 暴露充分: 每查一个部位,充分暴露该部位,查完立刻遮盖。
- 手法规范: 严格按照教材上的标准手法进行。
- 边操作边口述检查内容和阳性体征。“我现在触诊肝脏,肋下缘未触及,剑突下未触及,质地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
- 顺序正确: 一般遵循“视-触-叩-听”的顺序。
-
结束阶段:
- 整理患者: “检查结束了,请您穿好衣服,谢谢您的配合。”
- 报告考官: “报告考官,体格检查完毕。”
必须掌握的检查项目(重点中的重点):
- 一般检查: 生命体征(测血压、呼吸频率)、浅表淋巴结。
- 头部: 眼(瞳孔对光反射、集合反射)、鼻、口(咽部、扁桃体)。
- 颈部: 气管、甲状腺(视、触、听)。
- 胸部:
- 视诊: 胸廓外形、呼吸运动。
- 触诊: 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 叩诊: 肺界(肺底移动度)、肺部的清音、浊音、实音。
- 听诊: 呼吸音(正常、异常)、啰音(干、湿)、胸膜摩擦音、心音(心率、心律、杂音)。
- 腹部:
- 视诊: 腹外形、胃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