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公卫医师技能操作辅导,2025最新考纲变动怎么应对?

公卫医师的技能操作考试(通常指实践技能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场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动手操作”,更强调“现场处置”“逻辑思维”

公卫医师技能操作辅导,2025最新考纲变动怎么应对?-图1

本辅导将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核心要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评分要点】,助您高效备考。


第一部分:核心备考策略

在开始具体操作前,请务必建立正确的备考观念:

  1. 心态定位: 你不是在做一个实验,而是在模拟一次真实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你的每一个操作、每一句话,都应围绕“控制疫情、保护人群健康”这一核心目标。
  2. 逻辑为王: 技能考试有固定的流程和逻辑链条,请牢记这个黄金流程:个人防护 → 现场调查 → 样本采集 → 数据分析 → 控制措施 → 风险沟通 → 总结报告,任何一道题,都可以尝试套用这个框架。
  3. 沟通至上: 公卫工作离不开与人沟通,考试中,与“考官”(扮演社区领导、居民、患者等角色)的沟通至关重要,要使用专业、清晰、有同理心的语言。
  4. 细节决定成败: 从穿脱防护服的顺序,到采血时消毒的范围,再到询问流行病学史的问题设计,细节是评分的关键,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第二部分:六大核心技能模块详解

以下是公卫技能考试中最常涉及的六大操作模块,请逐一掌握。

个人防护装备的穿脱

这是进入任何污染区的“门票”,也是最容易因紧张而出错的地方。

  • 【核心要点】

    • 穿: 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穿内层,再穿外层),遵循“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原则。
    • 脱: 从下到上,从外到内(先脱外层,再脱内层),遵循“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的原则,重点保护面部和手部不被污染。
    • 手卫生: 穿脱的每一步前后,以及任何可能污染手的时候,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 【操作流程 - 穿防护服】

    1. 准备: 在清洁区,选择合适尺码的防护用品,进行手卫生。
    2. 手卫生: 七步洗手法。
    3. 戴医用防护口罩: 进行气密性检查。
    4. 戴一次性工作帽: 完全包裹头发。
    5. 穿防护服: 拉开拉链,先穿双腿,再上袖子,戴好帽子,拉好拉链并密封。
    6. 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用胶带或束口绳扎紧。
    7. 穿防水靴套/鞋套: 套在鞋外,用胶带扎紧。
    8. 穿隔离衣/防水围裙(根据需要): 套在防护服外。
    9. 戴护目镜/防护面屏: 调整至舒适不漏气。
  • 【操作流程 - 脱防护服】

    1. 准备: 在污染区入口,准备好消毒液和医疗废物桶。
    2. 手卫生。
    3. 摘护目镜/防护面屏: 放入指定消毒容器。
    4. 脱隔离衣/防水围裙: 反面卷好,放入医疗废物袋。
    5. 脱靴套/鞋套: 将外面卷入里面,放入医疗废物袋。
    6. 脱手套: 反面卷好,放入医疗废物桶。此步骤后必须再次手卫生!
    7. 手卫生。
    8. 脱防护服: 从上到下,先解开颈后和胸前的系带,将防护服由内向外卷成一团,放入医疗废物袋。
    9. 手卫生。
    10. 摘工作帽: 放入医疗废物袋。
    11. 手卫生。
    12. 摘医用防护口罩: 先解开下方系带,再解开上方系带,避免触碰口罩外面。
    13. 最后一步手卫生: 进行彻底清洗或消毒。
  • 【注意事项】

    • 动作要标准、流畅,边操作边口述,让考官清楚你的每一步意图。
    • 脱卸过程中,一旦发现手套破损,立即停止,重新进行手卫生并更换手套。
    • 所有脱下的防护用品均视为污染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 【评分要点】

    • 穿脱顺序是否正确。
    • 每一步是否都进行了手卫生。
    • 是否有污染自身或环境的动作(如触碰面部、污染面朝外等)。
    • 动作的规范性、熟练度。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这是公卫工作的核心,是所有处置行动的基础。

  • 【核心要点】

    • 目的: 查明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寻找危险因素,识别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工具: 使用标准化的《个案调查表》。
    • 方法: 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等。
  • 【操作流程】

    1. 准备:
      • 个人准备: 穿着规范,携带身份证、工作证明。
      • 物品准备: 调查表、笔、录音设备(征得同意后)、消毒用品。
      • 信息准备: 了解病例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
    2. 沟通与开场:
      • 自我介绍: “您好,我是XX疾控中心的公卫医师,我叫XXX。”
      • 说明来意: “我们正在调查一起疫情,需要向您了解一些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保护您和大家的健康。”
      • 知情同意: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XX分钟,我们会保护您的个人隐私,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请问您方便吗?”
    3. 核心信息收集(按调查表顺序):
      • 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住址。
      • 发病信息:
        • 发病时间: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舒服的?”(精确到小时/天),追问首发症状。
        • 就诊信息: “您去哪里看过医生?做了哪些检查?”
        • 诊断信息: “医生诊断是什么?”
      • 临床信息: 发热(最高体温)、咳嗽、腹泻、皮疹等所有症状的详细情况。
      • 流行病学史(重中之重):
        • 暴露史: “发病前14天内,您去过哪些地方?特别是医院、农贸市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 接触史: “您接触过类似症状的人吗?家人、同事、朋友?”
        • 饮食史: “发病前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特别是生食、海鲜、外卖?”
        • 活动史: “参加过聚餐、婚宴吗?”
    4. 结束与感谢:
      • 复述关键信息,确认无误。
      • “感谢您的配合,您的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会尽快采取措施,如果出现新症状,请立即联系我们。”
      • 留下联系方式,消毒双手后离开。
  • 【注意事项】

    • 态度: 亲切、耐心、不评判,避免使用诱导性提问(如“你是不是吃了XX?”)。
    • 技巧: 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结合。
    • 记录: 边问边记,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关键信息要复述确认。
  • 【评分要点】

    • 沟通是否流畅、专业、有同理心。
    • 是否获得了所有核心信息(尤其是发病时间、症状、暴露史)。
    • 调查表的填写是否规范、完整。
    • 是否体现了对隐私的保护。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这是寻找病原、证实病因的关键环节。

  • 【核心要点】
    • 原则: 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
    • 类型: 血液(血清/血浆)、咽拭子、肛拭子、痰液、呕吐物/排泄物、环境样本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