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骄戒躁,行稳致远
人生如舟,航行于广阔无垠的海洋之上,时而风平浪静,顺流而下;时而波涛汹涌,逆水行舟,在这场漫长的航行中,有两种情绪如同暗礁,极易让船只偏离航向,甚至倾覆——那便是“骄”与“躁”。“戒骄戒躁”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是帮助我们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戒骄,是为人生去芜存菁,保持谦逊之心。
“谦受益,满招损。”骄傲是进步最大的敌人,当一个人取得些许成就,获得些许赞誉时,骄傲便如藤蔓般悄然滋生,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见自身的短板;它堵塞了我们的双耳,让我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历史上的悲剧,往往始于骄傲,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战无不胜,却在鸿门宴上因骄傲轻敌而纵虎归山,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凄凉下场,拿破仑横扫欧洲,却在滑铁卢因骄傲轻敌而一败涂地,其建立的帝国轰然倒塌,这些前车之鉴无不警示我们,骄傲是成功的“毒药”,它能让人在最辉煌的时刻,跌入最深的谷底。
戒骄,就是要时刻保持一颗“归零”的心态,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要将其视为新的起点,而非终点,要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以敬畏之心对待知识,以谦逊之心对待他人,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放下身段,虚心求教,才能不断学习,持续进步,让成功之路越走越宽。
戒躁,是为内心沉淀智慧,磨砺坚韧之志。
“躁”是急于求成,是心浮气躁,是面对困难时的焦虑与不耐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浮躁”似乎成了一种通病,人们渴望一夜成名,追求即时满足,却忽视了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不懈的努力,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参天大树也非一日长成,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戒躁,就是要学会“静”与“忍”,静,是静下心来,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在安静中思考,在思考中明辨方向,忍,是忍受过程中的枯燥与寂寞,是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不拔,屠呦呦团队为了提取青蒿素,历经上百次失败,在无数次枯燥的实验中坚守,才最终攻克难关,荣获诺贝尔奖,这份成就的背后,是对浮躁的彻底摒弃和对耐心的极致考验,戒躁,就是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在默默耕耘中等待收获的季节。
戒骄戒躁,相辅相成,共铸卓越人生。
骄傲与浮躁,看似两种情绪,实则根源相通,都源于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和对“过程”的轻视,骄傲者,因过去的成就而浮躁,急于证明自己;浮躁者,因急于求成而变得骄傲,容不得半点挫折,二者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一事无成。
戒骄与戒躁必须双管齐下,同步进行,在成功时,既要戒骄,保持谦逊,又要戒躁,戒除“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惰性;在困境时,既要戒躁,保持冷静,又要戒骄,防止因失败而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成熟的处世哲学,它要求我们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坦然面对失败的挑战;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戒骄,是为了让我们在攀登的路上不致迷失方向;戒躁,是为了让我们在攀登的途中积蓄足够的力量,让我们时常自省,拂去心灵的尘埃,以谦逊为帆,以坚韧为桨,在人生的航程中,不骄不躁,沉稳前行,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收获那份真正属于我们的、沉甸甸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