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AI时代,怎么辅导学生写作文才有效?

核心理念:从“要我写”到“我要写”

在开始辅导前,请先建立正确的理念,这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AI时代,怎么辅导学生写作文才有效?-图1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一开始就讲规则、列提纲,先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开始,聊他喜欢的游戏、电影、动漫,或者最近发生的一件趣事,让他觉得写作是“分享”,而不是“任务”。
  2.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不要只盯着最终的分数,关注他构思时的困惑、写作时的卡壳、修改时的进步,每一次的思考和尝试都是成长。
  3. 保护想象力,先于追求逻辑:对于低年级或初学者,流畅地表达出天马行空的想法,远比条理清晰地写出平庸的句子重要,先让他敢写,再让他会写。
  4. 做“脚手架”,而非“拐杖”:你的角色是提供支持(脚手架),帮他搭建框架,而不是代替他完成(拐杖),提问、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具体步骤:一个清晰的辅导流程

辅导写作可以遵循“准备-起草-修改-定稿”的循环过程,每个环节你都可以提供不同的帮助。

第一步:审题与构思(搭骨架)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决定了文章的方向。

  • 做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并围绕题目收集素材、确定中心思想。
  • 你可以怎么帮
    1. 解读题目:把题目拆解成关键词,题目《我的好朋友》,关键词是“我”、“好朋友”,问:“‘好朋友’的定义是什么?是陪你玩的,还是在你困难时帮助你的?”
    2.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 提问式引导:“关于这个题目,你想到了哪些人/事/物?” “哪一件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关键词/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纸上写下所有相关的词语,然后用线连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初步的网络。
      • “5W1H”法:引导他思考 Who (谁), What (什么事),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y (为什么), How (怎么样)。
    3. 确定中心思想:问学生:“你最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读者什么?” 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通过写好朋友,想表达“友谊的珍贵”。

第二步:起草与表达(填血肉)

将构思转化为文字,鼓励学生自由地写。

  • 做什么:让学生按照构思,把想法写成初稿,重点是“完成”,而不是“完美”。
  • 你可以怎么帮
    1. 降低门槛:告诉学生:“第一遍,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管错别字、标点,甚至句子不通顺也没关系,先把故事讲出来。”
    2. 提供“话术”:当学生卡壳时,提供一些句式作为“启动器”。
      • “我记得有一次……”
      • “那是一个……的下午,我……”
      • “一开始……,后来……,…”
    3. 鼓励细节描写:引导他调动五感。
      • “当时除了紧张,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味道?”
      • “他笑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4. 不打断:在他写作时,除非遇到重大方向性错误,否则尽量不要打断他的思路和写作节奏。

第三步:修改与润色(穿衣服)

这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教会学生“自我审视”。

  • 做什么、结构、语言三个层面进行修改。
  • 你可以怎么帮
    1. 先“大”后“小”:先修改内容和结构,再修改语言和标点。
    • 内容与结构
      • 大声朗读:让他自己读出来,很多不通顺的句子、别扭的词语在读的时候就能被发现。
      • 提问检查:“开头吸引人吗?”“这件事和你的中心思想有关吗?”“这里是不是可以写得更具体一些?”“结尾是不是总结了你的想法?”
      • 删减与合并:“这一段是不是和下一段内容重复了?”“这两句话是不是可以合并成一句,更有力?”
    • 语言与标点
      • 词语替换:“‘很好’可以换成哪些更生动的词?棒极了’、‘令人赞叹’、‘出乎意料’?”
      • 句式变化:是不是全是“我……我……我……”?可以教他用“一开始……”“紧接着……”“…”等词语来连接,让句子更多样化。
      • 标点符号:重点检查对话的引号、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第四步:定稿与分享(展示成果)

完成最后一遍检查,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 做什么:誊写或打印出最终版本,并给予鼓励。
  • 你可以怎么帮
    1. 正面肯定:首先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我看到你这次把人物的对话写得特别生动!”“这个结尾很有想法,让我印象深刻!”
    2. 指出亮点:具体指出文章中1-2个最出色的地方,让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
    3. 提出“一个”小建议:不要一次指出所有问题,只提一个最重要、最容易改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在开头加一句环境描写,会不会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情境了?”
    4. 分享与展示:鼓励他把文章读给家人听,或者贴在墙上,这种“成就感”是下一次写作的强大动力。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策略

  • 低年级(1-3年级):

    • 重点敢写、乐写
    • 方法:从看图写话、写日记开始,多使用口头表达,先说后写,提供大量的词语库(如描写心情的词语、动作的词语),不苛求结构完整,鼓励一句一句地写。
  • 中年级(4-6年级):

    • 重点言之有物、条理清晰
    • 方法:开始引入“总分总”等基本结构,教他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段落,引导他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系统地练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 高年级(初中及以上):

    • 重点思想深刻、语言精炼
    • 方法:从记叙文向议论文过渡,引导他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教他如何运用论据(事实、道理)来支撑观点,在语言上,追求文采和逻辑的统一,可以引入一些修辞手法和经典范文进行赏析。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案
没东西写(“我写不出来”) 生活经历少,不善于观察;对题目没兴趣。 聊生活:从他的兴趣点切入,聊具体事件,2. 教观察:带他出门走走,引导他注意细节,3. 降难度:从一个很小的点开始写,今天午饭的味道”。
流水账(“记了个账”) 缺乏中心思想,不知道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 定中心:先确定文章想表达什么,2. 抓重点:让他找出1-2个最精彩、最能体现中心的片段,详细写,其他一笔带过。
语言干瘪(“像白开水”) 词汇量匮乏,不懂得运用描写和修辞。 积累好词好句:鼓励他阅读,准备一个摘抄本,2. 提问引导:“这里除了‘高兴’,还能怎么形容?”“这件事发生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3. 范文模仿:找一篇描写生动的范文,让他模仿其中的句式。
害怕修改(“写完了就行了”) 缺乏自信,觉得自己的文章是“完美”的;不知道怎么改。 建立“修改是进步”的观念:告诉他好文章是改出来的,2. 共同修改:你先做示范,用提问的方式帮他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划掉,3. 化大为小:每次只修改一个方面,比如这次只改对话,下次只改开头。
依赖性强(“你帮我写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