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山西辅导员大赛如何提升育人实效?

大赛简介与核心目的

山西省辅导员大赛(全称通常为“山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是由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山西省教育厅主办,面向全省高校专职辅导员的一项高水平、专业化的竞赛活动。

山西辅导员大赛如何提升育人实效?-图1

核心目的:

  1. 以赛促学: 激励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法规知识和业务能力。
  2. 以赛促建: 搭建交流平台,推广优秀辅导员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促进全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3. 以赛促干: 引导辅导员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树立标杆: 选拔出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大赛主要考核内容与环节

山西省辅导员大赛通常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决赛环节设计科学,全面考察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主要环节包括:

基础知识测试(笔试)

  • 形式: 闭卷、机考或笔试。
    • 思想政治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
    • 政策法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
    • 业务知识: 学生党建、班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危机事件处理、网络思政教育等相关理论和实务。
    • 省情校情: 山西省省情、高等教育发展动态以及所在学校的校史校训、办学特色等。
  • 目的: 考察辅导员的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

班会/党团日主题活动设计

  • 形式: 现场展示,通常结合PPT进行阐述。
  • 选手围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如“弘扬太行精神”、“生涯规划”、“诚信考试”、“网络文明”等),设计一个完整的班会或党团日活动方案。
  • 考察点:
    • 主题鲜明: 是否紧扣时代脉搏和学生需求。
    • 设计科学: 目标、内容、形式、流程、预期效果是否清晰合理。
    • 互动性强: 是否能调动学生参与,体现“学生主体”。
    • 创新性: 形式和内容是否有新意。
  • 目的: 考察辅导员的思想引领能力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

案例分析

  • 形式: 现场抽取一个学生工作案例,进行5-8分钟的陈述和回答评委提问。
  • 案例类型: 通常涉及心理健康危机、学业困难、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安全事故)、人际关系矛盾、特殊群体学生帮扶等。
  • 考察点:
    • 问题诊断: 能否快速、准确地抓住案例核心问题。
    • 分析能力: 能否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 解决思路: 是否有清晰、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步骤和干预策略。
    • 应变能力: 回答评委提问时逻辑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
  • 目的: 考察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谈心谈话

  • 形式: 模拟谈心谈话场景,选手扮演辅导员,由一位学生扮演特定身份和问题的学生(如沉迷游戏、失恋、考研压力大、家庭经济困难等),进行一段8-10分钟的现场谈话。
  • 考察点:
    • 共情能力: 能否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理解学生情绪。
    • 沟通技巧: 倾听、提问、引导、反馈是否专业、有效。
    • 教育引导: 能否在谈话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 亲和力与人格魅力: 是否展现出辅导员应有的关怀与智慧。
  • 目的: 考察辅导员与学生深度沟通、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的能力。

理论宣讲

  • 形式: 围绕一个理论主题(如党史、国情、校史、英雄事迹等),进行5-6分钟的微党课或理论宣讲。
  • 考察点:
    • 理论深度: 对宣讲主题的理解是否深刻、准确。
    • 内容设计: 逻辑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能否将理论与现实结合。
    • 语言表达: 是否富有感染力、说服力,能否“声入人心”。
    • 台风仪态: 精神面貌是否饱满,举止是否得体。
  • 目的: 考察辅导员的理论宣讲能力和政治素养。

备赛策略与建议

想要在山西省辅导员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系统性的准备:

  1. 理论筑基,常学常新:

    • 系统学习: 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作为案头书,反复研读。
    • 关注热点: 每天阅读“人民日报”、“教育部”等官方媒体,了解最新政策和时事政治。
    • 整理题库: 收集历届大赛的真题,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进行反复练习。
  2. 案例复盘,模拟演练:

    • 建立案例库: 搜集整理各类学生工作案例,按照“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思路-经验启示”的格式进行归纳。
    • 小组讨论: 与同事们组成备赛小组,互相抽取案例进行模拟陈述和答辩,集思广益。
    • 请教专家: 向经验丰富的资深辅导员或学工领导请教,学习他们的处理思路和技巧。
  3. 精心打磨,设计活动:

    • 紧跟主题: 活动设计要紧扣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中心工作。
    • 形式新颖: 多运用情景剧、辩论赛、短视频、实地研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 突出细节: 在PPT制作和现场陈述中,注重细节,展现专业性。
  4. 场景模拟,提升谈心:

    • 角色扮演: 找同事扮演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模拟谈话训练。
    • 录音复盘: 将模拟谈话录下来,反复听,反思自己的语气、措辞和引导方式是否得当。
    • 学习共情: 学习心理咨询中的倾听和共情技巧,学会“说学生的话,想学生的事”。
  5. 勤于练笔,提升宣讲:

    • 撰写讲稿: 针对不同主题撰写多篇宣讲稿,并不断修改完善。
    • 脱稿演练: 反复进行脱稿演练,做到内容烂熟于心,表达自然流畅。
    • 录像观察: 录制自己的宣讲视频,观察自己的仪态、眼神和肢体语言,并进行调整。

大赛的意义与影响

  1. 对个人而言: 是一次全方位的自我审视和能力提升,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履历,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格局。
  2. 对学校而言: 是展示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的窗口,是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能有力推动学校学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3. 对全省而言: 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山西省辅导员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学习、交流、成长、展示的大平台,对于每一位投身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来说,参与其中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