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怎么选才高效提分?

知己知彼——信息搜集与战略规划

在开始复习之前,你必须明确两件事:考什么自己是什么水平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怎么选才高效提分?-图1

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这是所有工作的起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差异巨大。

  • 考试科目:
    • 学硕: 通常考 政治、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专业课
    • 专硕(如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等): 通常考 政治、英语二、数学三/396经济类联考、专业课
  • 专业课科目:
    • 主流模式(最常见):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这是绝大多数985/211院校的考察范围。
    • “801/802/815”等代码模式: 很多学校会用一个代码(如801)来指代其特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内容可能包含宏微观、政经、计量等,你需要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查找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务必以官方文件为准
    • 特殊模式: 部分学校(如人大、复旦)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考“经济学基础”(包含宏微、政经、国贸等)。

搜集并分析关键信息

  • 官方指定参考书目: 这是你的“圣经”,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等,务必买最新版。
  • 历年真题: 这是“核武器”,真题能让你最直观地了解:
    • 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案例分析等。
    • 重点: 哪些章节是反复考察的?
    • 风格: 题目是偏重理论推导还是应用分析?计算量有多大?
    • 难度: 与参考书课后习题相比,真题是更难还是更简单?
  • 考试大纲: 部分学校会提供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和知识点,是复习的“地图”。
  • 学长学姐经验贴: 通过知乎、B站、考研论坛、QQ群等渠道,找到目标院校的直系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非常宝贵,能告诉你:
    • 每本书的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
    • 老师的出题偏好和“压题”方向。
    • 复习时间安排和避坑指南。

第二部分:分阶段复习策略——宏观规划

经济学考研复习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基础阶段(- 6月)

  • 目标: 完成第一轮复习,对所有知识点形成框架性认知,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 核心任务:
    1. 通读教材: 结合官方参考书目,至少完整地看一遍,第一遍不求记住,但求理解,可以边看边做简单的笔记,或者使用思维导图(XMind, MindMaster)构建每一章的知识框架。
    2. 课后习题: 一定要做! 课后习题是检验你是否理解知识点的最佳方式,做错的题要标记出来,并回归教材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彻底搞懂。
    3. 辅助工具: 可以配合一些基础的视频课程(如B站上的一些免费课程),帮助理解难点。

强化阶段(7月 - 8月)

  • 目标: 完成第二轮复习,深化理解,建立知识体系,开始接触真题。
  • 核心任务:
    1. 精读教材/笔记: 第二遍复习要更深入,不再是“看”,而是“啃”,对于重点章节(如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IS-LM模型、AD-AS模型等)要反复阅读,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和假设。
    2. 专题整理: 将跨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弹性”在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中的应用进行对比整理;将不同流派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古典、凯恩斯、新古典综合等)进行梳理。
    3. 开始做真题: 从最早的年份开始,按年份做真题。第一遍做真题的目的不是得分,而是分析! 分析题型、分值分布、高频考点,将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在教材或笔记上做好标记。

冲刺阶段(9月 - 11月)

  • 目标: 全面查漏补缺,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形成完整的答题思路。
  • 核心任务:
    1. 真题二刷/三刷: 开始系统地、成套地做真题,掐时间模拟考试环境,重点研究计算题论述题的答题逻辑和规范。
      • 计算题: 总结每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公式,做到“见题知法”。
      • 论述题: 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做到“逻辑清晰、要点全面、有理有据”,可以参考优秀答案的框架,先写核心观点,再分点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2. 回归教材与笔记: 针对真题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回归教材和笔记,进行巩固和强化。
    3. 背诵与记忆: 开始系统地背诵名词解释、简答题的核心要点,可以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背诵计划。
    4. 关注热点: 经济学论述题常常与时事热点结合,关注“财经网”、“华尔街见闻”等媒体,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思考如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点睛阶段(12月 - 考前)

  • 目标: 保持状态,调整心态,进行最后的知识梳理和模拟。
  • 核心任务:
    1. 模拟考试: 使用高质量的模拟题或最近几年的真题,进行全真模拟,严格把控时间,适应考试节奏。
    2. 回归错题本: 把之前所有做错的题、标记的难点重新过一遍,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 背诵核心要点: 反复背诵最重要的名词解释、公式和理论框架,形成肌肉记忆。
    4. 调整作息: 按照考试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保持最佳考试状态。

第三部分:各科目复习要点

微观经济学

  • 核心: 理解、推导、应用。
  • 重点章节:
    • 消费者理论: 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效用最大化、需求曲线推导、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重中之重)。
    • 生产者理论: 生产函数、成本曲线(MC, AC, AVC等的关系)、利润最大化。
    •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市场的均衡分析和比较。
    •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式。
    •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埃奇沃思盒状图、帕累托最优。
  • 方法: 图形是微观的灵魂,一定要亲手画图,理解每一条线移动背后的经济含义。

宏观经济学

  • 核心: 模型、政策、流派。
  • 重点章节:
    • 国民收入核算: GDP, GNP, NDP等概念及关系。
    • 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 AD-AS模型: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不同经济冲击下的政策应对。
    • 失业与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 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
    • 开放经济: IS-LM-BP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方法: 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古典、凯恩斯、新古典、新凯恩斯等),要理解各流派的核心假设、政策主张和区别,这往往是论述题的考点。

第四部分:辅导资源推荐

  • 教材:
    • 入门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国内通用,适合打基础)。
    • 进阶级: 曼昆《经济学原理》(语言生动,案例丰富)。
    • 高级/名校专用:
      • 微观: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数学要求稍高,名校必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 宏观:曼昆《宏观经济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