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高中议论文如何巧妙运用成语提升议论文分数?

立论与观点篇 (用于开篇、亮明中心论点)

这类成语气势磅礴,能迅速抓住读者眼球,确立文章的基调。

高中议论文如何巧妙运用成语提升议论文分数?-图1

成语 释义 适用场景 示例 点评
高屋建瓴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屋顶上倾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也比喻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或分析问题有全局视野。 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我们高屋建瓴地审视其利弊,方能趋利避害,把握时代脉搏。 显得作者站位高,思考有深度,有大局观。
开宗明义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主旨。 开篇第一段,直接亮明观点,不拖泥带水。 本文开宗明义: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人格的完善。 结构清晰,观点明确,符合议论文“凤头”的要求。
振聋发聩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提出一个具有警醒意义、颠覆常规的观点。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至今仍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观点犀利,有冲击力,能引发读者共鸣和反思。
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提出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观点。 他提出的“慢生活哲学”,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中,无疑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 强调观点的创新性,让文章脱颖而出。

论证与分析篇 (用于分论点阐述、分析原因、阐述意义)

这类成语能让论证过程更丰富、更有层次感,逻辑更严密。

成语 释义 适用场景 示例 点评
层层递进 一层比一层更深入地发展或论述。 构建分论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 论证“坚持”的重要性,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文明传承三个层面层层递进 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使文章结构严谨。
由表及里 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论证。 我们要由表及里地分析网络成瘾现象,不能只停留在“玩游戏”这个表面,更要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 体现思辨能力,避免论证肤浅。
抽丝剥茧 形容分析事物,像抽丝剥茧一样,非常有条理,能透过表面看本质。 对一个复杂的概念或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抽丝剥茧地研究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 体现分析的细致和条理性,语言生动形象。
一针见血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或要害。 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青年“内卷”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 语言犀利,观点鲜明,有力量感。
见微知著 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从小事例、细节中引申出深刻的道理。 从他对待一只流浪猫的温柔,我们见微知著,便能窥见他内心的善良与悲悯。 论证方法灵活,以小见大,使文章更接地气。

举例与引用篇 (用于列举事例、引用名言)

这类成语能丰富论据,使文章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成语 释义 适用场景 示例 点评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形容知识渊博,论据储备丰富,运用自如。 他在论证时,古今中外的例子信手拈来,使文章旁征博引,极具说服力。 展示作者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增强文章权威性。
旁征博引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列举多个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例子来支撑论点。 为了论证“合作”的重要性,作者旁征博引,从古代的“合纵连横”到现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无不令人信服。 论据充分,论证全面,逻辑严密。
前车之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用反面历史教训来警示当下。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悲剧,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事业必须牢记的前车之鉴 论证有力,警示性强,有现实意义。
前赴后继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连续不断。 用以描述英雄人物、革命先烈为了理想而奋斗牺牲的事例。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情感饱满,极具感染力,适合用于正面事例。

辩证与转折篇 (用于正反对比、让步、转折)

议论文讲究思辨,这类成语能让论证更客观、更全面,避免片面性。

成语 释义 适用场景 示例 点评
辩证统一 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分析两个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的概念。 个人奋斗与集体利益并非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体现哲学思辨能力,使论证更有深度。
瑕不掩瑜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承认事物或人物的某些不足,但肯定其主流是好的。 尽管这位科学家性格孤僻,但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可谓瑕不掩瑜 论证客观公正,显得不偏激、有分寸。
然而 (连词) 表示转折,引出与上文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最常用的转折词,用于引出对立面或另一层思考。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它也带来了信息过载、隐私泄露等一系列新问题。 连接自然,逻辑清晰,是议论文的“润滑剂”。
反之 (连词) 与此相反;反过来。 用于正反论证,明确对比两种情况。 乐观者总能看到希望,反之,悲观者即使在阳光下也只看到阴影。 对比鲜明,使论证更有张力。

结论与号召篇 (用于结尾、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这类成语能让结尾有力、余音绕梁,升华文章主旨。

成语 释义 适用场景 示例 点评
总而言之 一句话, 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申观点。 总而言之,青年一代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奋斗之姿书写无悔青春。 简洁明了,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综上所述 综合上面所说。 在列举了多个分论点后,进行总结。 综上所述,坚持文化自信,既要传承根脉,又要开拓创新。 书面语色彩浓厚,逻辑严谨,适合正式的议论文。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指出任务艰巨,但前景光明,发出号召。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任重道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