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形式作文议论文,如何突破套路化困局?

第一部分:什么是形式作文议论文?

“形式作文议论文”通常指的是在高考、中考等大型标准化考试中,要求考生遵循特定格式和规范进行写作的议论文,它不仅仅是一篇表达个人观点的随笔,更是一套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语言规范的“应试产品”。

形式作文议论文,如何突破套路化困局?-图1

其核心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力的论证,向阅卷老师展示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分数。

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 结构固定化: 通常采用“引论 - 本论 - 结论”的经典三段式结构,即“引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2. 论点明确化: 开头即亮明中心论点,结尾再次强调,观点清晰,立场坚定。
  3. 论证逻辑化: 主体部分通常采用“分论点并列式”或“分论点递进式”的结构,每个分论点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层层深入或并列支撑。
  4. 论据多样化: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历史典故、社会热点、个人经历)和道理论据(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公理常识),要求典型、有力。
  5. 语言规范化: 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多用书面语,避免口语化和网络用语,句式上讲究长短句结合,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色。

第二部分:经典结构与写作模板

最常用、最稳妥的结构是“引论 + 本论(并列式) +

引论(开头部分)—— 凤头

目标: 开门见山,迅速引出中心论点,要求简洁、漂亮,能吸引阅卷老师。

常用写法:

  • 现象/事件引入法: 描述一个社会现象、一个热点事件或一个生活场景,然后引出思考,提出论点。

    示例: 当“内卷”成为流行词,当“躺平”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一种无声的焦虑在社会中弥漫,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我认为,唯有保持内心的从容与笃定,方能行稳致远。

  • 名言警句引入法: 引用一句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诗句或俗语,阐释其内涵,引出论点。

    示例: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穿越千年的箴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诱惑丛生的时代,更显其珍贵,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看清前方的道路,实现远大的志向。

  • 比喻/类比引入法: 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引出话题,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示例: 人生如航船,欲望是海上的风浪,时而助你前行,时而将你倾覆,若想驾驭这艘船抵达理想的彼岸,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更强的引擎,而是一面名为“知足”的船帆,用以平衡内心的航向。

本论(主体部分)—— 猪肚

目标: 用2-3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力地支撑中心论点,这是文章的血肉,要求内容充实,论证充分。

常用结构: 分论点并列式

  • 结构: 段首句(分论点)+ 论据 + 分析 + 小结。
  • 写法:
    1. 提炼分论点: 从中心论点出发,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将其分解成几个具体的、可论证的方面。
    2. 寻找论据: 为每个分论点寻找至少一个有力的论据(事实或道理)。
    3. 进行论证: 论据+分析=论证,绝不能只摆论据,关键在于分析,要把论据和分论点紧密联系起来,阐明论据是如何证明分论点的。

示例(中心论点: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 分论点一:奋斗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阶梯。(个人层面)
    • 论据: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不畏艰难,终成“杂交水稻之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分析: 正是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才从一个普通的农校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奋斗,为平凡的生命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 分论点二:奋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社会层面)
    • 论据: 从“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到新时代的航天团队,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奋斗,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 分析: 正是这股接续不断的奋斗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伟力,让“上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奋斗,是改变时代面貌的根本动力。
  • 分论点三:奋斗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火炬。(精神层面)
    • 论据: 从“愚公移山”的古老传说,到“塞罕坝精神”的现代奇迹,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奋斗的基因。
    • 分析: 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接过这把火炬,就是要在新的征程上,将这种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发扬光大。

结尾部分)—— 豹尾

目标: 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发出号召或引人深思,要求有力、余味悠长。

常用写法:

  • 总结归纳法: 概括前文的分论点,重申中心论点。

    示例: 奋斗是个人价值的阶梯,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新时代的青年,请将奋斗作为你的座右铭,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成就未来!**

  • 呼应开头法: 回应开头引用的现象、名言或比喻,形成首尾圆合的结构。

    示例: 回到开篇的问题,面对时代的风浪,我们需要的正是“知足”的船帆,让我们学会在喧嚣中沉淀,在浮躁中坚守,以内心的宁静,驾驶人生的航船,驶向那片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 升华主题法: 将个人观点上升到时代、国家或人类命运的高度,使文章格局更大。

    示例: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当“强国有我”的誓言响彻云霄,我们更应明白,奋斗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召唤,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部分:完整范文示例

于快时代中,慢下来**

引论(凤头): 当“快”成为时代的标签,当“效率”压倒一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列永不减速的列车上,窗外的风景呼啸而过,内心的焦虑却与日俱增,我们总在追赶,却忘了为何出发;我们总在向前,却迷失了方向,我坚信,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学会慢下来,因为慢,是一种智慧,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抵达远方的必要姿态。

本论(猪肚):

慢下来,是为了沉淀自我,积蓄前行的力量。 急功近利是浮躁的温床,它让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快”,却忽视了根基的“稳”,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其背后是十九年的潜心钻研与反复实践,倘若他追求速度,急于求成,又怎能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当代青年也当如此,与其在知识的海洋里浮光掠影,不如静下心来,读透一本经典,掌握一项技能,这种“慢”,不是拖延,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耐心,是成就大事的必经之路,慢,让我们从喧嚣中抽身,与自我对话,从而积蓄起足以劈波斩浪的能量。

慢下来,是为了品味生活,发现被忽略的美好。 生活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段需要细细品味的旅程,当我们步履匆匆,我们错过了春日第一缕花开的芬芳,错过了夏日午后一声蝉鸣的悠扬,错过了与家人朋友一次真诚的交谈,汪曾祺先生一生热爱生活,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人间烟火,无不透露着一种从容与恬淡,正是这份“慢”下来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