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成才先成人,当下教育该如何补足成人这一课?

成才先成人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成才”似乎成为了无数家庭与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我们被鼓励要考上名校、掌握技能、获得高薪、赢得声望,在追逐“才”的征途上,我们是否时常会忽略一个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人”?窃以为,真正的“成才”,必须以“成人”为基石与前提,无“成人”之“才”,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悬于危崖的空中楼阁,其价值与意义终将受到拷问。

成才先成人,当下教育该如何补足成人这一课?-图1

何为“成人”?“成人”是立身之本,是人格的塑造与品德的涵养。它意味着拥有健全的人格、正直的品德、同理的心怀和独立的思想,一个“成人”者,懂得明辨是非,坚守道义,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坚定,他尊重他人,富有责任感,明白自己的言行不仅关乎个人,更影响社会,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将“道”、“德”、“仁”置于“艺”(才能)之前,早已深刻揭示了“成人”对于“成才”的统领作用,一个人若品德有亏,即便才高八斗,其才能也可能沦为作恶的工具,古有秦桧,才华横溢,却因私心而陷害忠良,遗臭万年;今有高智商罪犯,利用技术之便,行诈骗之实,危害社会,这些例子无不警示我们,没有“成人”作为根基,才能越高,其潜在的破坏力可能越大。

“成人”是“成才”的导航系统,确保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造福社会,也可以为祸人间,是“成人”所具备的价值观与道德罗盘,决定了才能的最终去向,袁隆平院士,若没有“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博大胸怀与“成人”之德,他的才智或许会用在别处,但他选择了将毕生所学奉献给农业,解决了亿万人的粮食问题,他的“才”,因“成人”而熠熠生辉,成就了不朽的功业,反观一些企业精英,他们或许在商业运作上极具天赋,但如果缺乏诚信与担当,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择手段,最终只会导致企业的崩塌与信誉的破产,其“才”也终将化为泡影。“成人”为“成才”设定了价值坐标,确保其能够服务于更崇高的目标,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成人”为“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真正的学习与成长,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仅有对才能的渴望是远远不够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挫折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成人”所必备的品质,才是支撑我们跨越重重难关的内在力量,一个懂得感恩、富有责任感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会想到他人的期望与社会的责任,从而获得更强的动力,一个乐观豁达、内心强大的人,在面对失败时,能够迅速调整心态,从逆境中汲取教训,重新出发,这种由“成人”淬炼出的精神力量,远比任何外在的激励都更加持久和深刻,它能确保我们在追求“成才”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致迷失方向或半途而废。

诚然,我们并非要否定“成才”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安身立命、贡献社会的根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才”是“器”,是工具;而“人”是“魂”,是主宰,一个没有灵魂的工具,无论多么精良,都难以创造真正的价值,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将“成人”置于首位,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事,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智力,更要涵养他们的德行。

“成才”与“成人”并非两个割裂的目标,而是一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过程。“成人”是“成才”的根与魂,它为才能的施展指明方向,为其发展提供保障,为其价值注入意义。让我们在奋力攀登“成才”高峰的同时,时刻不忘夯实“成人”的基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用、对生命负责的栋梁之才,才能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出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壮丽篇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