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2025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热点素材与评分标准是什么?

2025高考议作文题目回顾与分析

全国I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热点素材与评分标准是什么?-图1

  • 题目解析:

    • 核心主题: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 材料特点: 采用“现象引入+问题呈现+引导思考”的模式,材料既肯定了劳动的传统美德和重要性,又列出了当代青少年中存在的对劳动的“不理解、不热爱、不尊重”的三种典型错误观点。
    • 写作任务: 写一篇演讲稿,面向本校同学,发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这要求文章观点鲜明、有号召力、语言得体、情感真挚
    • 写作难点: 不仅要驳斥错误观点,更要深刻阐释劳动在新时代的多重价值(如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避免空洞说教。

全国II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25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从天安门广场的声声呐喊,到“两弹一星”的惊天伟业;从“复兴号”驰骋神州,到“天眼”探空、蛟龙探海;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到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一代代中国青年在时代洪流中担当使命,谱写青春华章。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2.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之后的书信。
    3.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4. 2025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5.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题目解析:

    • 核心主题: 青春与时代、个人与家国、传承与担当
    • 材料特点: 以时间为轴线,勾勒了从1919年到2049年(的百年历史,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将宏大历史叙事与具体写作任务紧密结合。
    • 写作任务: 五选一,每项任务都限定了特定的时间、身份、文体和读者,写1919年的演讲稿,就要有激情、有号召力,语言要符合时代背景;写2049年的慰问信,则要充满敬意、展望未来,体现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
    • 写作难点: 对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对不同文体特征的熟练运用,以及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写出“历史的纵深感”和“时代的现场感”。

全国III卷

  •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内容: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一个满头大汗、奋力奔跑的人,他的前方有一条写着“毕业”的终点线,终点线上方写着“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右边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表情从容淡定的人,他的前方也有一条写着“毕业”的终点线,终点线上方写着“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向”。)

  • 题目解析:

    • 核心主题: 多元价值观、人生道路的选择、成功的定义、自我认知与接纳
    • 材料特点: 以漫画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寓意深刻,漫画中的两个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强调“独特性”和“爆发力”,一个强调“多样性”和“从容性”,两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成功范式。
    • 写作任务: 结合漫画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 写作难点: 如何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进行辩证思考,可以探讨两种人生态度的优劣,可以论述在不同人生阶段选择不同道路的合理性,也可以引申到社会对“成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关键在于思辨性深刻性

写作思路与高分范文示例

范文示例一(针对全国I卷)

以劳动之笔,绘青春华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劳动之笔,绘青春华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哲的箴言穿越千年,依然振聋发聩,劳动,是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光荣印记,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身边,却有一些声音在消解着劳动的价值,我想和大家探讨,为何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应高擎劳动的火炬,照亮复兴之路。

有同学说:“学习太忙,劳动太占时间。”此言差矣,学习与劳动,从来不是“二选一”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合伙人”,我们在教室里奋笔疾书,是为未来积蓄知识的力量;我们在校园里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是在实践中磨砺品性、涵养责任,试想,一个连自己的书桌都懒得整理的人,如何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劳动,正是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的“第二课堂”。

又有同学说:“科技进步,何须亲为?”诚然,人工智能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但绝不能因此就放空我们的大脑和心灵,科技是冰冷的代码,而劳动是温暖的创造,外卖小哥的穿梭,让城市充满烟火气;科研人员的坚守,让“中国智造”闪耀世界,如果我们都成为“甩手掌柜”,那么再先进的机器,也只是冰冷的摆设,无法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无法激发我们作为“创造者”的成就感与归属感,劳动,让我们在与世界的真实互动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更有人认为:“劳动苦累,花钱可免。”这种观点,看似是“效率至上”,实则是对奋斗精神的背叛,我们追求的,不应是坐享其成的“安逸”,而应是亲手创造的“踏实”,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建设,劳动的形态在变,但其中蕴含的奋斗精神从未褪色,正是无数劳动者用汗水浇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逃避劳动,就是逃避责任,更是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缺乏敬畏之心。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需要奋斗者、呼唤实干家的时代。“复兴中学”的校名,赋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我们该如何行动?

我倡议,从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开始,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我倡议,积极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在奉献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我倡议,利用假期走进社区、走向田间,感受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