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高考作文如何用素材写出时效性与深度?

淬炼于火,方成大器

人生如一炉火,我们则是其中的铁,在安逸顺遂的温床里,我们或许能保持光鲜的外表,却难以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内核,唯有经历烈火的焚烧、重锤的捶打,那些杂质与怯懦才能被剔除,最终百炼成钢,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我坚信,真正的成长与卓越,往往诞生于挫折与逆境的淬炼之中。

高考作文如何用素材写出时效性与深度?-图1

逆境是检验成色的试金石,它能筛去浮华,沉淀出真正的坚韧,温室中的花朵,虽娇艳欲滴,却经不起一丝风雨;而悬崖上的青松,饱经风霜,根深叶茂,傲然挺立,这便是安逸与磨砺的天壤之别,回望历史,太史公司马迁的人生便是一场惨烈的淬炼,李陵之祸,身陷囹圄,遭受宫刑,这对于一个士大夫而言,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在常人看来,这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与尊严,司马迁没有沉沦,他将这锥心之痛、切肤之恨,化作了笔下的惊雷与巨浪,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巨大痛苦中,他选择了“隐忍苟活”,只为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愿,正是这场人生的“烈火”,烧尽了他的个人荣辱,锻造出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风骨,若无此逆境,司马迁或许只是个普通的朝臣,而非光照千秋的“史圣”。

逆境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它能逼出极限,催生出创新的智慧,当一帆风顺时,我们往往安于现状,思维的疆域也因此变得狭隘,唯有当困境如大山般横亘在前,我们才会被迫寻找新的路径,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当旁人嘲笑他时,他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一千种不能成功的方法。”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对“错误”的排除,一次对“正确”的逼近,正是这上千次的“逆境”,最终点燃了照亮人类文明的电灯,同样,在科学领域,屠呦呦团队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经历了190次失败,面对一次次的不如意,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回归古籍,从《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最终在低温萃取法的“灵光一现”中攻克了难关,逆境如同一块磨刀石,磨平了我们的浮躁与天真,也磨亮了我们的智慧与锋芒。

我们并非要歌颂苦难,赞美逆境,逆境本身是残酷的,它带来的痛苦与损失是真实而沉重的,但关键在于我们面对逆境的态度,是选择在抱怨中沉沦,还是选择在抗争中奋起?答案决定了命运的走向,如果司马迁选择了自我了断,如果爱迪生在百次失败后放弃,如果屠呦呦团队在190次失败后偃旗息鼓,那么历史将被改写,人类文明也将失去几颗璀璨的星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坦途,我们无法选择避开所有的风雨,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铁”,愿我们都能拥有直面逆境的勇气,将其视为成长的熔炉、蜕变的契机,在烈火中焚烧怯懦,在重锤下锻造坚韧,将自己的人生淬炼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在时代的长河中,劈波斩浪,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