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2025高考议论文素材分论点怎么搭才新颖?

核心原则:分论点的“三性”

在构思分论点时,请务必记住三个核心原则:

2025高考议论文素材分论点怎么搭才新颖?-图1

  1. 紧扣中心论点:所有分论点都必须是中心论点的支撑,不能偏离主题。
  2. 逻辑层次清晰:分论点之间应该有递进、并列或对比关系,形成完整的论证结构。
  3. 论据充分有力:每个分论点都需要用具体的事例、名言或道理来支撑。

万能分论点结构(四段式)

这是最经典、最稳妥的结构,适用于绝大多数议论文题目。

  • 第一分论点:是什么(阐释内涵)

    • 作用:解释中心论点的核心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 提问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应如何理解……?”
    • 角度
      • 从定义出发:解释这个概念的本质。
      • 从比喻出发:用生动的比喻来阐释其形象。
      • 从反面衬托: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 第二分论点:为什么(分析原因/重要性)

    • 作用:论述为什么中心论点是重要的、正确的,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 提问方式:“为什么说……是至关重要的?” “拥有……品质有何好处?”
    • 角度
      • 对个人:对个人成长、品格塑造、人生价值实现的意义。
      • 对社会/国家: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国家兴盛的意义。
      • 对时代: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其特殊的重要性。
  • 第三分论点:怎么办(提出方法/展望未来)

    • 作用:论述如何践行中心论点,提出具体的做法、路径或方向,使文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提问方式:“我们应该如何做到……?”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培养……品质?”
    • 角度
      • 从个人层面:个体应该如何做(如:坚定信念、付诸行动、持之以恒)。
      • 从社会层面:社会、国家、时代应该如何做(如:营造氛围、建立机制、鼓励创新)。
      • 从知行合一:将认识(知)与实践(行)结合起来。
  • 第四分论点(或结尾升华):辩证思考/升华主题

    • 作用:展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论述绝对化,使文章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 角度
      • 承认局限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我们要看到其可能存在的挑战或误区。
      • 联系现实:将论点与当前的社会热点、时代精神相结合。
      • 发出号召/展望未来:以有力的语言结尾,激励人心,升华主旨。

具体主题与分论点示例

这里提供几个常见的高考主题,并按照上述结构进行分论点设计。

论“坚持”

  • 中心论点:坚持是成功的基石,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 分论点1(是什么)

    • 阐释内涵:坚持不是盲目的固执,而是一种基于理性的执着,是面对困难与诱惑时,对初心的坚守和对目标的矢志不渝。
    • 素材: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历时十余年,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的坚持,是对历史真相和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 分论点2(为什么)

    • 分析重要性:坚持能将平凡的努力汇聚成非凡的成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突破自我极限的必经之路。
    • 素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微小的力量在坚持的加持下,能克服看似不可能的困难,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坚持,最终照亮了世界。
  • 分论点3(怎么办)

    • 提出方法:坚持需要明确的目标、强大的内心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要学会分解大目标,在每一次微小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积跬步以至千里。
    • 素材:中国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从“神舟”到“天宫”,一步一个脚印,将“星辰大海”的梦想变为现实,他们的坚持,源于清晰的规划和不懈的奋斗。
  • 分论点4(升华)

    • 辩证思考:坚持并非一条道走到黑,我们也要学会在坚持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方向,让坚持更具智慧,真正的坚持,是动态的、有弹性的执着。

论“独立思考”

  • 中心论点:独立思考是个人成长的明灯,是社会进步的引擎。

  • 分论点1(是什么)

    • 阐释内涵:独立思考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盲从、不轻信,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判断和形成独特见解的能力。
    • 素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产婆术”诘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非被动接受知识,他强调“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正是独立思考精神的体现。
  • 分论点2(为什么)

    • 分析重要性:独立思考能帮助我们摆脱思想的枷锁,避免成为“乌合之众”,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真正的自我。
    • 素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挑战了统治千年的“地心说”,正是基于他对天文现象的独立观察和大胆思考,开启了近代科学的序幕。
  • 分论点3(怎么办)

    • 提出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我们广泛阅读以积累知识,敢于质疑以打破常规,勤于实践以检验真理。
    • 素材: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并未局限于传统中药理论,而是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反复试验,最终取得了突破,这体现了在继承基础上的独立创新。
  • 分论点4(升华)

    • 联系现实:在当今网络时代,算法推荐让我们陷入“信息茧房”,独立思考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应警惕群体极化,保持清醒的头脑,做理性的信息消费者和创造者。

论“青年担当”

  • 中心论点:新时代青年应以担当之姿,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重任。

  • 分论点1(是什么)

    • 阐释内涵:青年担当,是“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的豪情,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自觉。
    • 素材: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的担当,是唤醒沉睡的古老中国。
  • 分论点2(为什么)

    • 分析重要性: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年的担当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 素材: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青春岁月,到今天在航天、扶贫、抗疫一线冲锋在后的青年身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不同时代的青年担当。
  • 分论点3(怎么办)

    • 提出方法:青年担当,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在学习和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 素材: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她的选择告诉我们,担当就在身边,就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
  • 分论点4(升华)

    • 发出号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如何积累和使用素材

  1. 分类积累:将素材按“人物(古今中外)、事件、名言、哲理”等类别整理,方便调用。
  2. 一材多用:一个经典素材(如苏轼、爱因斯坦、中国女排)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用于多个主题,苏轼的素材既可以用于“乐观”,也可以用于“坚守”,还可以用于“逆境中的成长”。
  3. 素材组合:将正面、反面,古代、现代,中国、外国的素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