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感动中国人物,今夕何夕仍能撼动时代心灵?

于平凡中铸就伟大,感动中国,砥砺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人格让我们肃然起敬。” 每当《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揭晓,这些名字便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或许并非声名显赫的伟人,也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而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普通人,正是这些平凡人,用他们不凡的选择与坚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为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最温暖、最深沉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彰显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与坚守。

他们的事迹,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是“敦煌女儿”樊锦诗,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大漠,用生命守护着千年文明的瑰宝;是“燃灯校长”张桂梅,在大山深处创办免费女高,用病弱的身躯为上千名女孩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光;是“英雄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突遇险情,凭借超凡的冷静与技艺,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这些人物,有的在科研前沿默默耕耘,有的在基层一线服务人民,有的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的共同特质,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将“责任”二字扛在肩上,将“奉献”二字刻在心中,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伟大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每一次尽职尽责、每一次无私奉献、每一次向善而行的选择之中,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载体。

感动中国人物,是社会价值的“定盘星”,为浮躁的时代注入了清醒剂。

在物质日益丰裕的今天,社会难免会弥漫着一股浮躁与功利之风,人们有时会迷失在追逐名利的赛道上,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崇高。“感动中国”人物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心灵的尘埃,他们让我们看到,人生的价值并非由财富多寡、地位高低来衡量,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的执着,无论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历时36年,在绝壁上开凿出“天渠”,还是“最美医生”张定宇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他们都用朴素的行动诠释了“无我”的境界,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精神,恰恰是对当下“精致利己主义”最有力的反驳,他们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的人生航向,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守护好精神家园,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人。

感动中国人物,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擎”,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物质的积累,更需要精神的挺立。“感动中国”人物所展现出的精神力量,正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他们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是脱贫攻坚精神的践行者,是抗疫精神的逆行者,他们的故事,串联起一部部感人的中国叙事,汇聚成一股股强大的中国力量,当我们在为这些英雄落泪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他们个人的事迹所感动,更是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拥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人而自豪,这种感动,能够激发我们每个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感动中国”式的人物,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短暂的,但他们所传递的精神力量是永恒的,他们如同一粒粒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生根、发芽,最终汇聚成一片片精神的森林,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动与敬佩,更应将这份感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他人、奉献社会,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感动中国”新篇章,因为,当每一个“我”都努力发光时,整个中国必将璀璨夺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