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首段如何快速抓阅卷人眼球?

一个优秀的议论文首段,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核心任务:

议论文首段如何快速抓阅卷人眼球?-图1

  1. 引出话题:从现象、故事、名言、数据或社会热点入手,自然地引出议论的中心议题。
  2. 明确观点:在引出话题后,清晰、明确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 限定范围:简要说明将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这个观点,让读者对文章结构有初步预期。
  4. 奠定基调:通过语言风格,确立文章是严谨、犀利、温和还是激昂的基调。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几种高效且实用的首段写作方法,并提供相应的范例和解析。


首段写作的“黄金公式”

你可以将首段想象成一个三段式的结构:

【引子】+【过渡】+【论点】

  • 引子:用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引出背景。
  • 过渡:对引子进行简要分析,将其与你的论点联系起来。
  • 论点:掷地有声地亮明你的核心观点。

六种实用的首段写作方法

开门见山法

特点:直接、有力、观点鲜明,适用于对议题非常熟悉,或需要快速切入主题的场合。

结构:直接点明话题 + 立即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逆境更能造就人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顺境与逆境如影随形,究竟是安逸的顺境还是磨难的逆境更能成就一番伟业?我认为,逆境才是锻造人才的熔炉,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唯有在逆境中挣扎、奋起,人才能褪去稚嫩,铸就坚韧的品格与卓越的才能。

解析

  • 引子: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开头,点出“顺境与逆境”这一背景。
  • 过渡:用一个设问句,将读者的思考引向核心矛盾。
  • 论点:直接给出答案——“逆境才是锻造人才的熔炉”,清晰明了。

引经据典法

特点:有底蕴、有文采,能迅速提升文章格调,适用于与文化、历史、哲学相关的议题。

结构:引用名言/诗句/典故 + 阐释其内涵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青年应志存高远)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的诗句,道尽了青年人应有的豪情与抱负,当今时代,物质日益丰裕,一些青年却陷入了“躺平”与“佛系”的迷思,将“小确幸”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个民族的未来,正寄托在青年一代的志向与担当之上,青年人当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解析

  • 引子:引用李白的诗句,奠定文章的文化基调。
  • 过渡:从诗句的豪情过渡到当下“躺平”的社会现象,形成对比。
  • 论点:顺势提出“青年人当志存高远”的观点,并点明了其意义。

现象引入法

特点: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容易引发读者共鸣,适用于对社会热点、科技发展、文化现象的评论。

结构:描述一个社会现象/热点事件 + 分析其本质/影响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碎片化阅读需警惕深度思考的缺失)

在地铁上、餐桌旁,随处可见“低头族”们手指翻飞,沉浸在方寸屏幕间的信息海洋中,这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图景,它以高效、便捷为名,满足了我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却也悄然蚕食着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在我看来,碎片化阅读虽是时代产物,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放弃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深度思考的追求。

解析

  • 引子:描绘“地铁低头族”这一具体现象,生动直观。
  • 过渡:分析现象的“双刃剑”效应,点出其潜在问题。
  • 论点:提出核心观点——“不能放弃深度思考”,立场鲜明。

比喻类比法

特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结构:用一个生动比喻/类比开头 + 阐释比喻与论点的相似性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宽容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恰如一台精密的机器,齿轮与齿轮的啮合,难免会产生摩擦与噪音,倘若缺乏宽容这一“润滑剂”,机器便会因锈蚀而停滞,关系也会因猜忌而破裂,宽容并非怯懦的退让,而是维系人际和谐的智慧与力量,是构建美好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解析

  • 引子:将“人际关系”比作“精密的机器”,新颖贴切。
  • 过渡:将“宽容”比作“润滑剂”,完美阐释了其功能与重要性。
  • 论点:顺势引出“宽容是智慧与力量”的论断,逻辑清晰。

问题设问法

特点:引人深思、激发悬念,能引导读者跟随你的思路进行思考。

结构:连续或递进式提问 + 对问题进行初步回答/分析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该如何面对失败?是沉沦于懊悔与沮丧,还是将其视为一次宝贵的经验?历史与现实早已给出了答案,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千百次失败,到企业家在商场中的屡败屡战,无一不证明:失败并非成功的对立面,而是其必经之路,真正的失败,是从失败中一蹶不振。

解析

  • 引子:以一连串的设问开头,直接与读者对话,引发思考。
  • 过渡:用“历史与现实早已给出了答案”来承接问题,并举例佐证。
  • 论点:明确提出“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一核心观点。

故事寓言法

特点:故事性强、趣味盎然,能软化说理,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观点。

结构: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寓言 + 提炼故事蕴含的道理 + 提出中心论点。

范例(论点:细节决定成败)

古代有一个工匠,被要求修建一座宫殿,他技艺精湛,对主体结构毫不含糊,却忽略了地砖的微小缝隙,一场大雨过后,宫殿因积水而毁于一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宏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细节构成,一个微小的疏忽,便可能导致全局的崩塌,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我们都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解析

  • 引子:讲述一个关于“忽略细节”的寓言故事。
  • 过渡:直接点明故事蕴含的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 论点:将道理升华,从个人谈到国家,深化了论点的意义。

首段写作的“避坑”指南

  1. 切忌拖沓冗长:首段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80-150字左右,说清核心意思即可,切忌铺垫过多。
  2. 切忌观点模糊:不要使用“大概”、“或许”、“我觉得可能”等不确定的词语,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3. 切忌脱离材料:如果是给材料作文,首段必须紧密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引申和提炼,切忌另起炉灶,天马行空。
  4. 切忌故作高深:使用生僻字、冷僻典故或复杂的句式,不仅不能加分,反而会造成阅读障碍,显得刻意。

写好议论文首段,关键在于“精准”“巧妙”,精准地提出观点,巧妙地引入话题,你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和自己的写作风格,灵活选择以上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组合,一个精彩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多加练习,你也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凤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