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三观不正为何在当下网络舆论场频发?

正三观,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观察世界、审视自我、判断是非的根本观点和内在准则,它如同航船的罗盘,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又如同一座大厦的基石,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与稳固,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正三观”不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正三观,方能明辨是非,行稳致远。

三观不正为何在当下网络舆论场频发?-图1

正三观,是明辨是非的“思想罗盘”。

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了他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生命,以及如何衡量事物的价值,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意味着我们能够以科学、理性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被封建迷信或狭隘偏见所蒙蔽,它让我们明白,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应顺应规律,积极作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则让我们明确“人为什么而活”这一根本问题,是追求享乐、沉溺物欲,还是追求奉献、实现价值?正确的人生观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创造;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它引导我们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在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中找到生命的坐标,从而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则为我们在日常选择中提供了清晰的标尺,面对利益诱惑,是见利忘义,还是坚守道义?面对个人与集体的冲突,是损公肥私,还是顾全大局?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懂得,真、善、美是永恒的追求,诚信、友善、责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它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

正三观,是行稳致远的“精神基石”。

一个三观不正的人,即便拥有再多的才华和机遇,也难以走得长远,因为他的人生大厦缺少了坚实的根基,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动摇、倾斜,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却因三观扭曲而身败名裂者,不胜枚举,他们或因贪欲而堕落,或因自私而众叛亲离,最终落得个“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可悲下场。

反之,那些心怀天下、品德高尚的先贤伟人,无一不是正三观的典范,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正是因为拥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超越个人的荣辱得失,将生命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最终名垂青史,光耀千古,对于普通人而言,正三观同样至关重要,它让我们在顺境时保持谦逊,在逆境时坚韧不拔;它让我们懂得感恩,珍惜拥有;它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活出不凡的价值。

正三观,需在知行合一中“砥砺淬炼”。

正三观并非一蹴而就,更非与生俱来,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深刻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要勤于学习,以理论滋养三观。我们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华,关注社会发展前沿,了解时代脉搏,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认知层次,为三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善于反思,以自省审视三观。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要时常对照榜样,检视自己的言行;在遇到困惑和矛盾时,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身三观中的偏差与不足,及时修正,使其更加完善和坚定。

要勇于实践,以行动践行三观。三观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行动上,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庭中孝亲敬老,在单位里爱岗敬业,在社会上乐于助人,在每一次具体的道德选择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巩固和升华自己的三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我们人生的根本与泉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更应将“正三观”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唯有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准航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最终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人,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