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表现自己,2025年高考议论文还用这些素材吗?

核心论点(立意方向)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选择或组合,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表现自己,2025年高考议论文还用这些素材吗?-图1

  1. 价值实现论: 表现自己是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但首先要自己嘶鸣。
  2. 机遇创造论: 表现自己是创造机遇、把握机遇的关键,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且敢于展示自己的人。
  3. 能力证明论: 表现自己是将内在才华、思想转化为外在影响力的过程,空有抱负而不付诸行动,无异于纸上谈兵。
  4. 时代要求论: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表现自己是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适度的自我展示是自信和能力的体现。
  5. 辩证统一论: 表现自己需要“度”的智慧,既要敢于展示,又要避免炫耀;既要展现才华,又要保持谦逊,真正的表现是自信与谦逊的结合。

经典事例素材

中国历史/文化典故

  •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去楚国求援,门客毛遂自告奋勇,随同前往,在楚国,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赵,毛遂之功”名垂青史。——核心:关键时刻的勇敢与自信。
  • 诸葛亮出山: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均未见,第三次,诸葛亮在刘备的诚意打动下,纵论天下大势,提出“隆中对”的宏伟蓝图,展现了其经天纬地之才,这既是刘备的慧眼识珠,也是诸葛亮在时机成熟时的完美自我展现。——核心: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展现核心价值。
  •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初投刘邦时未受重用,愤而出走,丞相萧何深知其才能,来不及报告便亲自月下追赶,并向刘邦力荐,最终拜韩信为大将,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核心:他人的“表现”需要伯乐的发现与支持。
  •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十四年,宣扬自己的“仁政”和“德治”思想,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尽管屡屡碰壁,但其思想最终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核心:为理想和信念而表现,不畏失败。

外国历史/名人轶事

  •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数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0.1克氯化镭,她不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更主动公布研究成果,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展现给全世界。——核心:用卓越的成果是最好的自我表现。
  •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在美国民权运动中,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这篇震古烁今的演说,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用强大的语言力量和思想光芒,展现了黑人民众的诉求,极大地推动了民权运动的发展。——核心:用思想和激情唤醒大众,实现社会价值。
  • J.K.罗琳与《哈利·波特》: 在成为全球知名的作家前,罗琳是一位生活困顿的单亲妈妈,她从未放弃写作,并积极向各大出版社投稿,在一次次被拒后,终于有一家出版社发现了她手稿中的魔力,她的成功,源于她对自己才华的坚持和不懈的表现。——核心:在逆境中坚持自我,永不放弃。
  • 梵高与向日葵: 梵高一生穷困潦倒,画作在生前几乎无人问津,但他从未停止用画笔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痛苦与对生命的热爱,他笔下的《向日葵》系列,是他生命力的极致展现,在他死后,他的艺术价值才被世界认可。——核心:真正的表现有时需要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孤独的坚守。

现代社会/科技领域

  • 乔布斯与苹果发布会: 史蒂夫·乔布斯是“表现自己”的大师,他将复杂的科技产品以极富艺术感和戏剧性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每一次苹果发布会都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盛事,他通过极致的表现力,将苹果的品牌理念和产品魅力深深烙印在消费者心中。——核心:用创新和激情进行品牌与产品的自我表现。
  • “斜杠青年”与自媒体: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如B站、抖音、知乎等)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和独特见解,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可能是一个出色的UP主,一位教师可能是一位知识型博主,他们通过表现自己,实现了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多重可能。——核心:表现自我的渠道多元化,个人价值被无限放大。
  • 中国航天人的“自报家门”: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探月,再到“天问”探火,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这种表现,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后,站在世界舞台上的自信宣言。——核心:集体的表现汇聚成国家的力量与形象。

名言警句

  1.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生
  2.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中国谚语
  3. 酒香也怕巷子深。 —— 中国谚语
  4. 你要发光,才能被看见。 —— 现代流行语
  5. 不要隐藏你的才华,它们生来就是为了被看见。 —— 贺拉斯
  6. 我们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爬起来。 —— 拿破仑(表现自己也需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7.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周易》(强调时机的重要性)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史记》(强调内在品质的感召力,但现代社会主动表现更为重要)
  9. 如果你是天才,适当的谦逊是必要的;但如果你是蠢材,那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 —— 切斯特顿
  10. 如果你不宣传自己,没人会替你做。 —— 劳伦斯·彼得

分论点与论证角度

中心论点:在新时代,我们应学会智慧地表现自己,以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 分论点一:表现自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催化剂”。

    • 论证角度:
      1. 从潜能到现实的转化: 内在的知识、才华和品德,如同沉睡的宝藏,只有通过表现(如演讲、创作、实践),才能被自己和他人所认识,从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
      2. 获得反馈与成长: 表现自己是获得外界评价和反馈的直接途径,他人的肯定能增强自信,批评和建议则能帮助我们看清不足,从而实现自我迭代和成长。
      3. 打破“怀才不遇”的困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嘶鸣”,为自己创造机会,避免才华被埋没。
  • 分论点二:表现自己是把握时代机遇的“通行证”。

    • 论证角度:
      1. 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酒香也怕巷子深,不主动展示自己,就可能被信息洪流淹没,错失良机。
      2. 构建个人品牌: 无论是求职、创业还是社交,持续、高质量的自我表现都是在构建个人品牌,一个清晰、积极的个人品牌,是获得信任和机遇的重要砝码。
      3. 创造合作可能: 独木不成林,通过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和想法,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合力,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 分论点三:智慧地表现自己,需把握好“度”与“诚”。

    • 论证角度:
      1. 区分“表现”与“炫耀”: 表现是为了展示价值、解决问题;炫耀则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引人注目,前者是自信,后者是自负,真正的表现是谦逊而有力量的。
      2. 内容重于形式: 表现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核心在于真诚和有价值,空洞的口号和华丽的辞藻远不如扎实的行动和深刻的见解更有说服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