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2025高考议论文阅读提速提分,这3招真能行吗?

下面我为你梳理了一套系统、实用的高中议论文阅读技巧,分为“考前准备”、“考场三步法”和“题型专攻”三个部分,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2025高考议论文阅读提速提分,这3招真能行吗?-图1


第一部分:考前准备与心态建设

在动笔之前,做好这些准备,会让你事半功倍。

  1. 熟悉议论文的“骨架” 议论文的逻辑结构相对固定,就像一个人的骨架,你要能迅速识别出:

    • 论点: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通常在标题、开头、结尾或段落中心句中。
    • 论据: 用来支撑论点的材料,包括:
      • 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历史事件、数据等。
      • 道理论据: 名言警句、公理定理、科学原理等。
    • 论证: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是文章的血肉,也是阅读理解的重点。
  2. 培养“文体意识” 读议论文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正在读一篇“说服”我的文章,作者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相信他的观点,带着这种意识去读,你会更主动地去寻找他的“说服策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3. 建立“批判性思维” 这不是让你去“挑刺”,而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

    • 作者的论点清晰吗?
    • 他用的论据有说服力吗?有没有漏洞?
    • 他的论证过程合乎逻辑吗?
    • 我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这种思考习惯能让你从“读懂”走向“读透”。

第二部分:考场“三步阅读法”

拿到一篇议论文,不要从头读到尾就急着做题,推荐使用“三步阅读法”,效率极高。

第一步:速览全文,把握核心(约3-5分钟)

目标: 像雷达扫描一样,快速锁定文章的“心脏”和“大脑”。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直接点明论题或论点,思考:作者想通过标题告诉我什么?
  • 读首尾段: 开头作者通常会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或引出话题,结尾则会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发出呼吁,这两段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金钥匙”。
  • 抓中心句: 快速浏览每一段,重点关注段首、段尾和段中的转折词(如“、“、“、“由此可见”等)后面的句子,这些往往是本段的分论点或核心观点。
  • 理清结构: 快速判断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总-分”?还是“分-总”?是“并列式”(几个分论点平行展开)还是“递进式”(层层深入)?

此步完成后,你应该能用一两句话说出: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二步:精读重点,分析论证(约10-15分钟)

目标: 像医生做CT一样,深入文章内部,分析其论证逻辑和写作手法。

  • 定位论据: 找到支撑中心论点的几个主要分论点和它们的论据,用笔轻轻圈出关键的人名、地名、事件、数据、名言等。
  • 分析论证方法: 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招数”来说服你?
    • 举例论证: 这个例子好在哪里?它是否典型、有代表性?
    • 道理论证: 这句名言/道理是否权威、恰当?
    • 对比论证: 作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观点?
    • 比喻论证: 这个比喻是否生动形象,是否贴切地解释了抽象的道理?
    • 因果论证: 作者指出了原因和结果吗?这个因果关系成立吗?
  • 分析论证思路: 重点研究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 段落内部: 作者如何从分论点过渡到论据?论据后是否有分析?
    • 段落之间: 段落与段落是如何衔接的?是并列、递进,还是转折?注意关联词(“、“、“、“更重要的是”、“等)。

此步完成后,你对文章的论证逻辑和写作手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以开始应对细节题了。

第三步:回归原文,精准作答(约5-10分钟)

目标: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原文中,要学会“带着问题回娘家”。

  • 审清题干: 圈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理解不正确的是”、“原因分析”、“作用”、“含义”等,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需要从哪个角度回答。
  • 定位区间: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回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或段落,答案通常就在这些“题眼”附近。
  • 整合信息: 不要大段照抄原文,要进行信息的筛选、提炼、整合和转述,用自己的话,结合原文信息,组织出答案。
  • 规范作答: 答案要分点,条理清晰,尽量使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常见题型专攻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

  • 技巧: 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 句子含义题: 找到句子所在段落,分析它在上下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拆解句子结构,明确主谓宾。
    • 概念题: 找到概念首次出现的地方,看作者如何定义它,如果文中没有明确定义,则需要根据它所在的语境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概括。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 技巧: 运用第二步“精读”时练就的火眼金睛。
    • 找论点: 重点关注标题、首尾段、各段中心句。
    • 辨论据: 判断是事实还是道理,并思考它证明了哪个分论点。
    • 析论证: 见第二步,重点分析其说服力。

分析文章结构,梳理论证思路

  • 技巧: 画“思维导图”或列提纲。
    • 在草稿纸上快速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 中心论点: A
      • 分论点1: B1 (论据:a, b)
      • 分论点2: B2 (论据:c, d)
      • 分论点3: B3 (论据:e)
      • 总结A,升华主题。
    • 这样一来,论证的层次和思路一目了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 技巧: 这是最能拉开差距的题型,也是对你批判性思维的终极考验。
    • 亮明观点: 首先明确表态“我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作者的观点”。
    • 结合文本: 你的观点必须建立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引用原文的观点或论据作为你立论的参照或反驳的靶子。
    • 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这是加分项!将文章的观点与个人生活、社会热点、历史经验或阅读积累联系起来,用新的论据来支撑你的观点,展现你的知识广度和思考深度。
    • 逻辑清晰: 分点论述,条理分明,语言流畅。

总结与提醒

  • 多练是王道: 技巧再好,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每周至少精读2-3篇高考真题或模拟题的议论文。
  • 积累素材: 在阅读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精彩的论据、新颖的观点和巧妙的论证方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 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希望这份详细的攻略能对你有所帮助,阅读议论文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带着好奇心和批判精神去探索,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分数自然也会水到渠成,祝你成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