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党风廉政建设2025年新要求如何落地见效?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材料

引言:为什么党风廉政建设是“生命线”?

党风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腐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风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就是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就是为党的事业发展最坚固的“压舱石”。

本辅导材料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2.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要义
  3.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4. 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第一部分: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我们必须从政治、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

从政治维度看: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腐败横行,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只有风清气正,才能赢得民心,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 政治生态是检验党风的试金石。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清明,则人心齐、事业兴;反之,则歪风邪气盛行,事业停滞不前,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从历史维度看:这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这是依靠人民的外部监督。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党风廉政建设正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具体体现,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从现实维度看:这是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当前,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
  • 如果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腐败问题就会侵蚀发展成果,破坏营商环境,阻碍改革创新,最终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部分:准确把握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统领、两大主题、一个目标”。

一个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这是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两大主题:

  • 纠治“四风”,弘扬优良作风。

    • “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这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瘴痼疾。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是作风问题的“总病根”,表现为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是“大老虎”和“小苍蝇”滋生的温床。
    •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是腐败的“催化剂”,追求享乐、贪图安逸,最终必然会滑向腐败的深渊。
    • 纠治方向: 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
  • 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反腐败斗争。 这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科学路径。

    • “不敢腐”是前提,靠的是高压惩治和强大震慑。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 “不能腐”是关键,靠的是制度约束和监督制衡。 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 “不想腐”是根本,靠的是思想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心深处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一个目标: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这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锻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部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压实“两个责任”,拧紧责任链条。

  • 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 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党委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
  • 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 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 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 将党章党规党纪纳入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通过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使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

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

  •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科学配置权力,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流程,特别是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的监督,要细化制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 完善监督体系: 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

  • “严管”就是厚爱。 对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批评、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这才是对干部最大的负责和爱护。
  • “厚爱”要体现在激励上。 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四部分: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作为党员干部,身处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线,既是监督的对象,更是建设的主体,我们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

  • 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个人干净,做纪律上的“规矩人”。

    • 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 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 敢于担当,做事业上的“实干人”。

    • 牢记初心使命,摒弃“躺平”心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