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份的深刻内涵
“党员辅导员”不是简单的“党员”+“辅导员”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党员身份:是政治属性,是根本遵循
- 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党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生面前,党员辅导员要成为一面旗帜,带头学习党的理论,践行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政治立场坚定: 这是首要的政治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敢于发声亮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
- 组织纪律性强: 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辅导员身份:是职业属性,是核心使命
-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这是辅导员的首要职责,通过日常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 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负责学生的奖助评优、困难帮扶、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宿舍管理等事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大家长”和引路人。
- 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
结合点: 党员身份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政治方向和思想武器,而辅导员工作则是党员身份在基层学生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最佳平台,党员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上。
核心职责与使命
党员辅导员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立德树人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员辅导员的中心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党员辅导员必须时刻思考的根本问题。
两个基本点:
思想引领(铸魂育人)
- 理论武装: 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价值塑造: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党团建设: 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管理服务(成长成才)
- 学业指导: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营造优良学风,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
- 日常管理: 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 心理健康: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顺利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
- 困难帮扶: 建立精准资助体系,关心关爱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等学生群体。
能力素质要求
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核心能力:
- 过硬的政治素养: 这是“准入门槛”,必须对党的理论有深刻理解,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
- 扎实的理论功底: 不仅要懂思想政治理论,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成为“专家型”辅导员。
- 出色的沟通共情能力: 要能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善于倾听,善于引导,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做工作。
- 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高效组织班会、讲座、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协调各方资源为学生服务。
- 强烈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辅导员工作“5+2”、“白+黑”是常态,需要全身心投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
- 终身学习的能力: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学生的问题也在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
面临的挑战与时代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辅导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挑战: 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情,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是辅导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 学生群体日益多元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需求多样,传统的“一刀切”式管理已不适用,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工作方法。
- 工作压力与职业发展的挑战: 事务性工作繁重,容易陷入“保姆式”角色的困境,如何平衡事务性工作与研究性工作,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是许多辅导员思考的问题。
- “00后”学生特点的挑战: “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自信、务实、有主见,但也可能存在抗压能力弱、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辅导员用新的方式与之沟通。
党员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连接党组织与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既是学生思想的引航灯塔,又是学生生活的温暖港湾。
这个角色神圣而光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位优秀的党员辅导员,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自己扎实的学识引导学生,用自己无私的奉献温暖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