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 (核心职责)
这是少先队辅导员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责。

-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向少先队员宣传党的主张,讲解党的历史、国家发展成就,引导他们从小听党的话、跟党走,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让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传承红色基因: 组织开展学习革命先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故事等活动,培养队员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
组织建设和常规管理 (基础职责)
负责少先队组织的日常运作和发展。
- 建立健全组织: 根据学校规模,建立健全少先队大、中、小队,并指导选举产生队干部,明确职责,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 发展新队员: 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新队员的入队前教育、队前考核和入队仪式,确保新队员的质量,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 组织队会活动: 定期指导并组织主题中队会、大队会,确保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实效,让队员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 规范仪式教育: 认真组织好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建队日仪式、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等,让仪式成为队员成长中的重要记忆和深刻的教育契机。
实践育人活动开展 (活力职责)
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队员全面发展。
- 开展品牌活动: 组织开展“红领巾争章”、“手拉手”、“雏鹰假日小队”等少先队品牌活动,鼓励队员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队员走出校园,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普宣传、劳动体验等活动,引导他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展、运动会等,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发现和培养他们的艺术和体育特长。
- 鼓励科技创新: 组织开展科技节、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激发队员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队伍培养和指导引领 (育人职责)
重点培养少先队小干部和积极分子。
- 培养队干部: 定期召开队干部会议,进行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和队员的榜样。
- 关注队员成长: 关心每一位队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队员(如学困生、家庭困难生、行为偏差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 树立先进典型: 发现和宣传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集体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队员共同进步。
校内外协同育人 (桥梁职责)
少先队辅导员不是孤军奋战,需要与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 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 主动与学校德育处、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协作,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 加强家校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家长对少先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教育好孩子。
- 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联系社区、关工委、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类社会场馆(如博物馆、科技馆),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拓展少先队的活动空间。
自身建设和理论学习 (发展职责)
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作水平。
- 加强政治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 提升业务能力: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少先队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最新政策,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组织策划、沟通协调和指导活动的能力。
- 撰写工作总结: 定期对少先队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和案例分析,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少先队辅导员是一个集政治导师、组织领导者、活动设计师、成长引路人于一身的复合型角色,他们的工作核心是“立德树人”,通过团结、教育、引导和带领广大少先队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极大的爱心、耐心和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