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初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初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全攻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图1

    • 掌握基本结构: 清晰理解并熟练运用“引论-本论-的议论文基本结构。
    • 学会提炼论点: 能够从材料、社会现象或生活感悟中,准确、鲜明地提炼出中心论点。
    • 学会运用论据: 能够围绕论点,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事例)和道理论据(名言),并掌握基本的论据分析方法。
    • 掌握论证方法: 熟练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基本论证方法。
    • 规范语言表达: 做到语言准确、简练、有逻辑性,并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讲-练-评-改”的循环模式,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和自我修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 论点的提炼与确立: “题好一半文”,一个精准、深刻的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2. 论据的选择与分析: 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论据,以及如何将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这是学生普遍的薄弱环节。
    3. 论证的条理与逻辑: 如何安排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 教学难点:

    1. “摆事实”与“讲道理”的结合: 避免出现“观点+例子”的“两张皮”现象,学会对事例进行深入剖析。
    2. 思辨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看到问题的复杂性,进行多角度、辩证地思考,使文章更有深度。
    3.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如何写出既能引出论点,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凤头”和有力总结、升华主旨的“豹尾”。

教学过程(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基础夯实与认知构建 (约2-3周)

  • 目标: 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写”。
    1. 导入: 对比记叙文与议文的区别,通过分析中考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感受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严谨)。
    2. 核心概念讲解:
      • 论点: 中心论点、分论点,如何寻找关键词,判断观点。
      • 论据: 事实论据(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社会热点、个人经历)、道理论据(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科学公理)。
      • 论证: 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 结构搭建:
      • “总-分-总”结构: 这是最稳妥、最易掌握的结构。
      • “引论”部分: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引用名言引出论点;讲述故事引出论点;设置疑问引出论点。
      • “本论”部分: 如何设置2-3个分论点(并列式、递进式),每个分论点段落的“观点句+阐释句+论据句+分析句+小结句”的基本构成。
      • “部分: 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发出号召,引人深思;升华主旨,拓展格局。

第二阶段:分项突破与专项训练 (约4-5周)

  • 目标: 针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1. 审题立意,提炼论点
      • 训练方法: 提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题型,进行限时审题练习,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多角度思考,并选择一个最佳立意。
      • 活动: “立意PK赛”,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论点并进行优劣评价。
    2. 论据的积累与运用
      • 训练方法:
        • 建立“素材库”: 指导学生按主题(如:坚持、创新、责任、合作、读书等)分类积累名人名言、经典事例、时事热点。
        • “一句话概括事例”练习: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准确概括一个事例,突出与论点相关的核心要素。
        • “论据匹配”练习: 给出论点和几个论据,让学生判断哪些论据是合适的,并说明理由。
    3. 论证方法的掌握与分析
      • 训练方法:
        • 识别练习: 提供文段,让学生判断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 模仿练习: 给出一个分论点,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以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例子(举例论证),也可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道理论证)。
        • 对比论证专项: 提供“A vs B”的对比结构,让学生分析其论证效果。
    4. 段落分析与写作
      • 训练方法: 重点攻克“分析句”的写法,教给学生几种分析方法:
        • 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这个例子能证明论点?因为它导致了……结果。
        • 假设分析法: 如果没有这个例子,会怎么样?正是因为有了……才有了……
        • 意义分析法: 这个例子有什么意义?它告诉我们……
      • 活动: “段落诊所”,提供一些“观点+例子”的病段,让学生合作“诊断”,并添加分析句,使其“康复”。

第三阶段:综合实战与升格训练 (约3-4周)

  • 目标: 将各项技能融合,进行限时写作训练,并进行精细修改,提升文章质量。
    1. 模拟写作: 严格按照中考时间(如45-60分钟)进行全篇写作训练,题目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思辨性的热点话题。
    2. 升格训练:
      • 自评与互评: 制定清晰的评分标准(如:论点、论据、结构、语言、书写等),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 “一句话升格”: 针对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不要求重写,而是让学生尝试修改其中最关键的句子(如论点句、分论点句、结尾句),看修改后的效果。
      • 范文引路: 精选考场高分作文,进行深度剖析,学习其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和思想深度。
    3. 个性化指导: 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开头平淡、结尾无力、论据陈旧等)进行集中讲评;针对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面批面改。

教学策略与资源

  1. 情境创设: 利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校园现象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2. 范文引路: 精心挑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范文(优秀范文、问题范文),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
  3. 思维导图: 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构思文章,梳理思路,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4. 小组合作: 组织小组讨论、辩论赛、素材分享会等,在合作中碰撞思想,共同进步。
  5. 利用多媒体: 播放相关主题的演讲视频(如TED演讲)、纪录片片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评价方式

  1. 形成性评价(占60%):
    • 课堂参与度、发言质量。
    • 专项练习的完成情况(素材积累、段落分析等)。
    • 作文草稿、修改稿的进步情况。
  2. 终结性评价(占40%):

    限时模拟作文的得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