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初中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套超详细、可操作的初中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从“心法”到“招式”,再到“实战演练”,帮你彻底攻克议论文!

初中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有哪些?-图1


第一部分:心法篇 —— 答题前的“内功心法”

在动笔答题前,先调整好心态,并做好这三件事,能让你事半功倍。

  1. 快速通读,把握主旨(3分钟)

    • 目标: 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在“说啥”。
    • 方法: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时候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
      • 看开头和结尾: 议论文的开头常常引出论点,结尾则总结论点或发出号召,这是寻找中心论点的“黄金位置”。
      • 看首尾段: 首尾段通常是作者观点最集中的地方。
      • 找高频词/反复出现的词: 文章的核心概念会反复出现。
    • 结果: 读完之后,心里要清楚: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我们要坚持奋斗 / 青少年应该有创新精神)
  2. 圈点勾画,标记关键(边读边做)

    • 目标: 为答题定位信息,避免“大海捞针”。
    • 方法: 准备一支笔,边读边标记:
      • 中心论点: 用“≈”或波浪线标出。
      • 分论点: 用“①②③”或“●”标出,它们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 论据: 用“__”画线,并在旁边简单标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论证方法: 在旁边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字样标注。
      • 过渡句/关联词: 用“△”标出,如““““等,它们是理解文章结构的关键。
  3. 审清题干,明确指令

    • 目标: 知道题目到底问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 方法: 圈出题干中的和核心指令
      • “中心论点”“作用”“好处”“含义”“启示”等。
      • 核心指令: “简要分析”“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等。
    • 例子: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第④段、论证方法、作用。
      • 指令: 明确要求你先判断方法,再分析作用。

第二部分:招式篇 —— 各类题型的“答题模板”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针对不同的题型,我们有固定的答题公式。

概括中心论点

  • 提问方式: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答题公式:
    1. 找原文: 在开头、标题或过渡句中直接找到中心论点句。
    2. 概括: 如果没有现成句子,需要自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答题模板:
    • (直接引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原文中的中心论点句]”。
    •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
  • 注意: 中心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通常是一个完整的观点,不能是疑问句、比喻句或短语。

概括分论点

  • 提问方式: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
  • 答题公式: “本文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或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
  • 答题模板: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通过……引出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分论点)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第二,……;……。/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的观点,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的重要性。

  • 技巧: 分论点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是中心论点的支撑。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这是必考题,也是最容易得分的题。

论证方法 判断标志 作用答题公式
举例论证 ① 列举了……的事例;② 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生活现象等;③ 有“““以……为例”等词。 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① 引用名人名言、谚语、警句;② 引用科学原理、公理定义;③ 作者自己的分析和阐述。 深刻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对比论证 ① 将……和……进行对比;② 有“相反”“反之”“等转折词;③ 正反两方面论述。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① 用“像”“好比”“犹如”等比喻词;② 将抽象道理形象化。 将……(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 答题模板(万能公式):
    • 第一步:判断。 本段/本句运用了XX论证的方法。
    • 第二步:结合内容。 (简要概括内容)作者列举了……的事例 / 引用了……的名言 / 将……和……进行对比 / 把……比作……。
    • 第三步:分析作用。 (套用公式)有力地/深刻地/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一定要写清楚论证的是哪个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权威性/趣味性。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 提问方式: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答题公式: 表层意思 + 深层含义(结合中心论点)
  • 答题模板:
    • 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解释字面意思)。
    • 它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是……(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主旨,揭示其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 这句话强调了/突出了……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

论据的作用/补充论据

  • 提问方式: 文中……这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请为第X段的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答题模板(分析作用):
    • 这个事例(或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
    •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 答题模板(补充论据):
    • 第一步:明确。 补充的论据必须能证明文中的观点(哪个分论点)。
    • 第二步:选材。个人经历、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社会热点、科学发现等方面思考。
    • 第三步:表述。 采用“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的格式,语言简洁。
    • 示例: 如果论点是“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可以补充:“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大学,但他通过不懈自学,最终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开放性试题(启示、看法、建议等)

  • 提问方式: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答题公式: 观点 + 文章依据 + 联系实际 + 总结
  • 答题模板:
    • 亮明观点: 我认为……(或“我同意……的观点”)。
    • 阐述理由(结合文章): 因为文章告诉我们……(简要概括文章相关内容)。
    • 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