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辅导期报告表怎么填?新手必看填写指南及注意事项

辅导期报告表的核心要素

一份完整的辅导期报告表,无论形式如何,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辅导期报告表怎么填?新手必看填写指南及注意事项-图1

  1. 基本信息

    • 被辅导人姓名: 明确辅导对象。
    • 所属部门/岗位: 了解其工作背景和职责。
    • 辅导人/导师姓名: 明确辅导责任方。
    • 辅导周期: 设定明确的起止时间,便于追踪进度。
    • 报告日期: 记录报告填写的时间。
  2. 辅导目标设定

    • 本期核心目标: 清晰、具体地列出本次辅导周期内希望达成的1-3个核心目标,目标应遵循 SMART原则 (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
    • 目标示例:
      • 不佳: “提升沟通能力。”
      • 优秀: “在本季度内,能够独立主持每周的团队例会,并清晰、准确地传达会议决议,确保信息无误。”
  3. 辅导过程记录

    • 主要辅导内容: 记录辅导期间进行了哪些活动,如:
      • 定期沟通: 1对1谈话、团队会议等。
      • 技能培训: 参加了哪些培训课程、阅读了哪些书籍/文章。
      • 任务分配: 给予了哪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或项目。
      • 过程指导: 在执行任务中提供了哪些具体的建议、资源或方法。
      • 观察与反馈: 观察到的行为表现,以及给予的即时反馈。
  4.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 目标完成度: 针对每一项预设目标,评估其完成情况(如:100%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 具体表现与成果: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描述被辅导人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成果。
    • 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客观分析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5. 综合评价与反馈

    • 主要进步与优势: 总结被辅导人在本周期内的闪光点、取得的进步和固有的优势。
    • 待改进方面: 指出仍需加强和提升的领域,注意措辞要客观、建设性。
    • 总体评价: 对被辅导人在本周期内的整体表现给出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6. 下一阶段辅导计划

    • 新的辅导目标: 基于本阶段的评估结果,设定下一轮的辅导目标,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挑战性。
    • 具体行动计划: 为达成新目标,计划采取哪些具体的辅导行动(如:安排某项专项培训、授权其负责某个小项目、推荐参加外部交流等)。
    • 所需支持: 明确被辅导人需要公司或辅导人提供哪些资源和支持。
  7. 签字确认

    • 被辅导人签字: 确认其已阅读报告内容,并与辅导人就评估结果和未来计划达成共识,这体现了尊重和双向沟通。
    • 辅导人/导师签字: 确认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 上级/HR(可选): 在需要时,供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审阅存档。

辅导期报告表模板示例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新员工辅导、绩效改进辅导、实习生辅导等)选择或修改以下模板。

通用版(适用于新员工或常规辅导)


辅导期报告表

基本信息
被辅导人姓名
所属部门/岗位
辅导人/导师姓名
辅导周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部分:辅导目标设定
本期核心目标 (请列出1-3个)
第二部分:辅导过程与成果评估
主要辅导内容与活动
目标达成情况
第三部分:综合评价与反馈
主要进步与优势
待改进方面
总体评价
第四部分:下一阶段辅导计划
新的辅导目标
具体行动计划与所需支持
签字确认
被辅导人意见:
签字: 日期:
辅导人/导师意见:
签字: 日期:
上级/HR审阅(可选):
签字: 日期:

绩效改进辅导版(PIP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此模板更侧重于问题的识别、改进措施的制定和严格的评估。


绩效改进辅导报告表

基本信息
员工姓名
所属部门/岗位
直接上级/辅导人
辅导周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部分:问题识别与目标设定
当前存在的绩效问题/行为差距
改进目标
第二部分:辅导与监控过程
已采取的辅导措施
关键里程碑/检查点
检查日期
第三部分:阶段性评估与反馈
目标达成情况
具体表现说明
员工反馈与意见
第四部分:结论与后续安排
总体结论
后续行动计划
辅导人签字: 日期:
员工签字(确认已阅读并理解): 日期:
HR/上级审阅: 签字: 日期:

填写辅导期报告表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1. 及时性与持续性: 不要等到辅导期结束才一次性填写,建议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简要记录,期末再进行汇总和总结,这样记录才更真实、全面。
  2. 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 避免使用“我觉得”、“你可能”等主观性强的词语,多使用“根据观察”、“数据显示”、“在XX会议上,你提到...”等客观描述。
  3. 对事不对人: 聚焦于具体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对个人进行评判,不说“你这个人很粗心”,而说“这份报告中出现了3处数据核对错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