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赴奉献之约
青春,是人生最绚烂的华章,是生命最蓬勃的序曲,它如初升的朝阳,喷薄着无限的可能;如奔腾的江河,裹挟着不羁的力量,青春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个体的欢愉与成长,更在于它能否与时代同频,与社会共振,最终在奉献中实现升华,我坚信,青春最美的姿态,便是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时代的洪流,以奉献为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奉献,是青春价值的试金石,是生命厚度的催化剂。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这份“热”与“光”,正是青春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不要求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在抗疫一线,无数“90后”、“00后”医护人员,稚嫩的脸庞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疲惫的身躯在病房里穿梭不息,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不仅是诗和远方,更是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在偏远山乡,年轻的支教老师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眸里,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出希望的田野,这些看似平凡的奉献,汇聚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也让青春的价值在磨砺中熠熠生辉。
奉献,是青春与时代的最佳共鸣,是个人梦想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才有更广阔的舞台,个人的梦想,如果脱离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便会如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反之,当我们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青春的奋斗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无论是投身于科技创新前沿,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青年科学家;还是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的青年干部;亦或是在平凡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伟大的时代贡献力量,他们的人生轨迹,因奉献而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他们的青春之歌,因融入时代主旋律而格外嘹亮。
奉献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和持久的坚守。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些青年或许会感到迷茫,会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认为奉献是“傻气”的行为,真正的奉献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只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做出了更高尚的选择,奉献不是要我们抛弃一切,而是要在奉献中找到更深刻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源于被需要、被认可,源于看到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我们当以青春为舟,以奉献为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让我们把个人的“小确幸”融入国家的“大梦想”,将火热的青春,奉献给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当我们回首往事,方能自豪地说:我的青春,未曾虚度;我的生命,因奉献而厚重,因奋斗而闪光,这,便是青春最美的约定,也是生命最崇高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