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欲望是时代进步的燃料还是绊脚石?

欲望议论文素材库

核心观点:欲望是双刃剑,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动力,也是可能将人引入深渊的魔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驾驭和超越它。

欲望是时代进步的燃料还是绊脚石?-图1


名言警句 (可用于开篇、论点引出或结尾升华)

肯定欲望的积极意义 (驱动力、生命力)

  •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解读: 这里的“富贵”就是一种欲望,孟子并非否定欲望,而是强调人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能被欲望所奴役,这体现了对欲望的驾驭力。
  • 休谟: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 解读: 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欲望,人类的一切创造、奋斗,其最终目的都与满足某种欲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
  • 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解读: 虽然略显悲观,但深刻揭示了欲望作为生命本质的属性,它既是痛苦的根源,也是无聊的解药,是生命活力的体现。
  • 弗洛伊德: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
    • 解读: 从心理学角度看,欲望是人的本能驱动力,是行为和动机的深层来源。

警惕欲望的消极面 (贪婪、毁灭)

  • 老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解读: 这是对欲望最经典的警示,认为最大的罪恶就是放纵欲望,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满足,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提倡“知足常乐”。
  • 《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解读: 将人分为两类:以道义为最高追求的君子,和以私利为唯一目标的小人,这里的“利”可以理解为对个人私欲的过度追求。
  • 莎士比亚:欲望犹如炭火,必须把它冷却,否则,那疯狂的火焰,必将把一切烧光。
    • 解读: 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欲望不加控制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 巴尔扎克: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 解读: 揭示了贪婪如何蒙蔽人的心智,使人丧失判断力。

如何驾驭欲望 (修身、理性、超越)

  • 柏拉图:征服自己是最伟大的胜利。
    • 解读: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外界,而是自己内心的欲望,战胜欲望,实现自我控制,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 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解读: “心中贼”指的就是各种私心杂念和不当欲望,强调内心的修行和自律远比战胜外部困难更为重要。
  • 歌德:哪个有进取心的人,不毫无例外地,总是从他的‘所是’走向他的‘应是’?
    • 解读: 人总是在现实(所是)和理想(应是)之间前进,这个“应是”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积极的欲望,它指引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 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 解读: 提出了超越个人欲望的更高追求——对宇宙法则和道德律令的敬畏,这为我们提供了驾驭欲望的终极坐标。

经典事例 (可用于论证不同分论点)

正面事例:以欲望为动力,成就伟业

  1. 科学探索的欲望:

    • 人物: 史蒂芬·霍金
    • 事例: 全身瘫痪,只有几根手指能动,但他对宇宙奥秘的强烈欲望从未熄灭,正是这种欲望驱动他撰写了《时间简史》,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命运,极大地推动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 论点: 崇高的欲望(求知欲)能激发人类潜能,创造不朽价值。
  2. 艺术创作的欲望:

    • 人物: 文森特·梵高
    • 事例: 梵高一生穷困潦倒,精神备受折磨,但他对艺术表达有着近乎偏执的欲望,他渴望画出内心的光与热,这种欲望驱动他创作出《星夜》《向日葵》等传世杰作,即使在生前无人赏识,也未曾停止创作。
    • 论点: 对美的纯粹欲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能超越物质困苦,成就永恒。
  3. 社会变革的欲望:

    • 人物: 马丁·路德·金
    • 事例: 他对“人人生而平等”这一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驱动他领导了美国的民权运动,他“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最终推动了《民权法案》的通过,深刻改变了美国历史。
    • 论点: 追求公平正义的集体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反面事例:被欲望吞噬,走向毁灭

  1. 历史人物的贪婪:

    • 人物: 和珅
    • 事例: 清朝巨贪,其对财富和权力的欲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聚敛的财富相当于国库十几年收入,最终因贪腐被赐死,他的欲望不仅毁了自己,也败坏了官场风气,加速了清朝的衰败。
    • 论点: 对权力和财富的无限贪欲,是自我毁灭和社会腐蚀的毒药。
  2.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

    • 人物: 麦克白 (莎士比亚《麦克白》)
    • 事例: 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女巫的蛊惑和对王位的无限欲望驱使下,一步步弑君篡位,最终在猜忌、恐惧和血腥中走向灭亡,他的故事是欲望如何腐蚀人性、导致毁灭的经典悲剧。
    • 论点: 不加节制的野心欲望,会彻底扭曲人性,将人变成魔鬼。
  3. 现实中的警示:

    • 人物: “庞氏骗局”的制造者 (如伯纳德·麦道夫)
    • 事例: 麦道夫满足个人贪婪欲望,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回报,制造了巨大的金融泡沫,当骗局破裂时,无数人倾家荡产,他本人也身陷囹圄,这体现了欲望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破坏力。
    • 论点: 在现代社会,被欲望驱动的欺诈和贪婪,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灾难。

辩证事例:驾驭欲望,实现升华

  1. 商人的境界:

    • 人物: 曹德旺
    • 事例: 作为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对商业成功有强烈的欲望,但他的欲望不止于个人财富,他积极投身慈善,累计捐款已超百亿,他将对财富的欲望,升华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 论点: 欲望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能否将其从“小我”的满足,升华为“大我”的奉献。
  2. 科学家的情怀:

    • 人物: 屠呦呦
    • 事例: 她发现青蒿素的动力,并非为了个人名利,而是源于“拯救生命”这一朴素而崇高的欲望,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欲望,让她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最终造福全人类。
    • 论点: 将个人欲望与人类福祉相结合,能使其爆发出最伟大、最持久的力量。

辩证分析角度 (让文章更有深度)

  1. 欲望的“度”:
    • 讨论: 欲望是动力,但需要“度”,这个“度”是什么?是法律、道德,还是内心的良知?讨论“合理欲望”与“贪婪”的界限,追求财富是合理的,但以损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