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林则徐精神对当代青年有何现实启示?

虎门销烟的烈焰,永不熄灭的民族脊梁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近代史画卷中,林则徐无疑是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他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漩涡中心,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点燃了虎门销烟的烈焰,也点燃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之火,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更是一位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其精神与功绩,穿越百年风雨,至今仍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林则徐精神对当代青年有何现实启示?-图1

林则徐的伟大,首先在于他“苟利国家”的赤子之心与无畏担当。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吏治腐败,国力衰微,而鸦片如洪水猛兽般侵蚀着国家的肌体与灵魂,白银大量外流,国民精神萎靡,军队战斗力丧失,面对此等危局,多少官员选择明哲保身,甚至从中渔利,林则徐却毅然上书,痛陈鸦片之害,立下“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誓言,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面对的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凶残狡猾的英国侵略者,他没有退缩,而是雷厉风行,整顿海防,严令外商缴烟,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37万余斤,这熊熊烈焰,烧毁的不仅是毒品,更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嚣张气焰,是中华民族面对强权不屈的铮铮铁骨,这份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担当精神,是林则徐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则徐的超越,在于他“睁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与开放胸襟。 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时,林则徐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他在禁烟的同时,组织人手翻译外国书报,编成《四洲志》,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和军事状况,他积极购置西方新式船炮,仿造战船,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经世致用思想,他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一举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封闭保守的思想壁垒,为后来的洋务运动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点燃了思想的火花,他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国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在交流与竞争中自强不息。

林则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奋起抗争的象征与力量源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起点,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尽管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林则徐也遭贬谪,但他点燃的抗争火焰却未曾熄灭,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到太平天国的运动,再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一代代中国仁人志士正是沿着林则徐开辟的道路,前仆后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奋斗不息,林则徐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成为我们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都能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支柱。

我们重温林则徐的事迹,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新的“鸦片”——可能是西方的文化霸权、技术壁垒,也可能是国内发展中的种种挑战,林则徐的“担当”精神,启示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斗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他的“开放”精神,提醒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博采众长,在科技自立自强上狠下功夫;他的“爱国”情怀,则激励我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

虎门销烟的烈焰早已熄灭,但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林则徐,这位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这位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民族脊梁”,他的名字,将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共存,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