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如何选择例子”、“如何使用例子”以及“不同主题的例子库”三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高考议论文攻略。

选择例子的黄金标准
一个好的议论文例子,不是随便堆砌名人名言或历史事件,它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标准:
- 典型性: 例子要能精准地、有代表性地证明你的分论点,不要用一个牵强的例子去“硬套”观点。
- 新颖性: 尽量避开那些被用滥了的例子(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司马迁受宫刑”等),如果要用,也要写出新意和深度,多关注一些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当代人物和事件。
- 多样性: 例子来源要丰富,不能全是古代的,也不能全是外国的,可以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以及中国、外国,个人、群体、国家等多个维度进行选择。
- 分析性: 例子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你对例子的分析和阐释才是关键,一个好的例子,加上一段鞭辟入里的分析,才能让论点“立”起来。
- 储备性: 平时就要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形成自己的“例子库”,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使用例子的万能公式
很多同学写议论文,例子就是“人物+事件+结果”,然后草草了事,这是最低级的用法,正确的用法是“引例-析例-结论”的结构。
公式:分论点 + 引例 + 析例 + 结论
【引例】:简洁明了地叙述例子,紧扣分论点,剔除无关细节。 【析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精神品质,揭示其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常用方法有:
- 因果分析法:为什么他能成功?因为……
- 假设分析法:如果他没有……,那么就不会……
- 意义分析法:这件事的意义何在?它告诉我们……
- 对比分析法:与他相反,另一些人……(正反对比)
- 条件分析法: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 :用一句话总结,重申分论点,并稍作升华。
不同主题的例子库(精选)
下面我将例子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并提供简要的“使用点拨”,方便你理解和调用。
坚守初心 / 矢志不渝
-
经典例子:苏轼
- 故事: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但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随缘自适,寄情于山水、美食与诗文,创作了无数不朽名篇。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如何在逆境中实现人生价值”、“初心不因岁月而改变”,可以分析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以及他无论身处何地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的责任感。
-
新颖例子:樊锦诗
- 故事:“敦煌女儿”,北大毕业,却扎根大漠戈壁五十余年,一生守护敦煌石窟,面对艰苦的环境、文物的风化和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她初心不改,用数字化技术为敦煌“永葆青春”。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结合”、“守护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一个非常现代、感人且具有家国情怀的例子。
-
外国例子:居里夫人
- 故事:发现镭元素的过程极其艰苦,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她日复一日地搅拌着沥青矿渣,忍受着辐射的侵害,她放弃了申请专利,将成果无偿献给全人类。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执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
创新突破 / 敢为人先
-
经典例子:李时珍
- 故事:发现前人本草著作中的谬误,不盲从权威,历时二十七载,踏遍名山大川,亲尝百草,最终著成《本草纲目》。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实践出真知”、“敢于质疑权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新颖例子:曹原
- 故事:被称为“石墨烯驾驭者”,在202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连发两篇论文,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107年的“超导”难题,他选择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投身科研。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青年一代的科技担当”、“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回国报效的家国情怀”,这个例子非常前沿,能体现你的时代感。
-
外国例子:史蒂夫·乔布斯
- 故事: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颠覆了手机、电脑、动画电影等多个行业,他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敢于“Think Different”。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创新思维的力量”、“跨界融合的价值”、“极致追求的精神”。
逆境成长 / 砥砺前行
-
经典例子:司马迁
- 故事: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是奇耻大辱,但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忍辱负重,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生命的韧性”、“理想的力量”、“苦难成就伟大”,这是逆境中的典范,但要用出深度,避免老生常谈。
-
新颖例子:全红婵
- 故事:出身贫寒,从农村体校一步步走向奥运冠军,她没有优越的训练条件,凭借着惊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刻苦训练,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成名。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奋斗改变命运”、“天赋与汗水的结合”、“年轻一代的拼搏精神”,这个例子充满了正能量,且贴近生活。
-
外国例子:J.K.罗琳
- 故事:在成为畅销书作家前,生活困顿,是单身母亲,依靠政府救济金生活,在咖啡馆里,她构思了《哈利·波特》的故事,并最终凭借这部作品创造了出版奇迹。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梦想的价值”、“坚持的力量”、“绝境中的希望”,这个例子励志且广为人知,容易引起共鸣。
家国情怀 / 责任担当
-
经典例子:杜甫
- 故事: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自己颠沛流离,却心系天下苍生,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忧国忧民的情怀”、“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
新颖例子:张桂梅
- 故事: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高,帮助上千名贫困山区的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 使用点拨:这是一个“时代楷模”,例子极新,极有力量,可以用来论证“无私奉献的大爱”、“教育扶贫的伟大意义”、“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
外国例子:曼德拉
- 故事:为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身陷囹圄二十七年,出狱后,他没有选择报复,而是以宽恕与和解的精神,引领南非走向和平与新生。
- 使用点拨:可以用来论证“宽容与和解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正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勇气”,这个例子格局宏大,具有普世价值。
如何构建你的“个人素材库”
- 分类整理:准备一个笔记本或电子文档,按照“奋斗”、“创新”、“品德”、“文化”、“科技”等主题进行分类。
- 深度挖掘:对于每一个人物,不要只记一个标签,要了解他的生平、关键事件、名言、以及他背后的精神品质,提到苏轼,你要想到他的诗词、他的书法、他的美食、他在各地的政绩,以及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 一材多用:同一个例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用于不同的主题。“苏轼”既可以用于“逆境成长”,也可以用于“乐观豁达”,还可以用于“文人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