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梦想照进现实的唯一桥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古人的智慧早已昭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任何宏伟的蓝图、远大的理想,若脱离了“实干”这一基石,终将沦为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呼唤和弘扬“实干”精神,实干,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唯一桥梁,是成就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实干,是拒绝空谈,让理想落地的坚实根基。
人皆有梦想,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为“实现个人价值”,或为“创造美好生活”,梦想的价值不在于其多么绚烂,而在于能否变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上,赵括“纸上谈兵”,徒有理论而无实战,最终长平之战惨败,四十万赵军覆没,留下千古笑柄,反观当代,“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用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计算、反复试验,将中华民族“上天揽月”的幻想变为了震慑世界的国之重器,他们的成功,不是靠夸夸其谈的口号,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没有实干,再美的愿景也只是“黄粱一梦”;唯有实干,才能为理想的种子提供最肥沃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实干,是淬炼能力,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的磨刀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试错、不断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想”,更要“做”;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实干中,理论知识得以检验,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当代青年身处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信息爆炸,选择众多,是选择在虚拟世界里“指点江山”,还是在真实社会中“摸爬滚打”?答案不言而喻,那些敢于投身实践、勇于攻坚克难的实干家,在一次次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磨砺了坚韧的意志,他们或许会经历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他们或许会感到疲惫,但每一次付出都让羽翼更加丰满,实干,是个人能力最有效的“淬火炉”,能将我们锻造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实干,是汇聚力量,推动社会滚滚向前的巨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是由少数英雄的孤军奋战所驱动,而是由亿万劳动者的共同实干所推动,从“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呐喊,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扎根田间,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坚守;从无数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的默默耕耘,到千千万万普通工匠在生产线上的精益求精……正是这无数个体的实干,汇聚成了改变国家面貌、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伟力,一项政策的落地,需要基层干部的扎实执行;一座城市的繁荣,需要建设者的日夜奋战;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实干精神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个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如何践行实干精神?
要树立正确的“实干观”,实干不是盲干、蛮干,而是要有方向、有方法、有智慧的“巧干”,它要求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尊重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要培养“钉钉子”精神,确定目标后,就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面对工作中的难点、痛点,要有“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要摒弃浮躁心态,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急于求成、追求速成的风气盛行,真正的实干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滴水穿石”的恒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方能行稳致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实干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我们少一些“坐而论道”的清谈,多一些“起而行之”的担当;少一些“指点江山”的傲慢,多一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谦逊,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梦想的距离,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