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概述与特点
- 核心科目备考策略
- 备考资料与资源推荐
- 备考时间规划与建议
- 常见问题与答疑
考试概述与特点
北京公务员考试主要分为市级机关和区级机关两个序列,以及面向“选调生”的职位,其考试流程和科目如下:

考试流程
发布公告 -> 网上报名 -> 资格审查 -> 笔试 -> 成绩查询 -> 面试 -> 体检与考察 -> 公示与录用
笔试科目
北京公务员笔试通常包括两门公共科目,部分特殊岗位还需加试专业科目。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客观题,120分钟,题量通常在135道左右。
- 特点:题量大、时间紧、知识点广,是拉开分差的关键科目。
- 《申论》:主观题,180分钟。
- 特点:材料字数多(通常8000字以上),问题设置深入,要求考生具备极强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尤其注重对北京本地政策、社会热点和发展战略的理解。
- 专业科目:如银保监、公安、外语等岗位需要加试。
北京考区特点
- 竞争异常激烈:北京作为首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报录比常年居高不下,热门岗位甚至达到“千里挑一”。
- 题目难度较高:行测的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模块难度较大,申论材料更侧重于北京的城市治理、民生问题、文化传承等,要求考生对北京市情有深入了解。
- 政策导向性强:申论和面试题目紧密围绕北京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如“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首都高质量发展、接诉即办改革等。
核心科目备考策略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策略
行测分为五个模块,需要分模块突破,并进行套题训练。
-
常识判断(约20-25题)
- 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地理、北京市情等。
- 策略:
- 日常积累:利用碎片时间看新闻(特别是《新闻联播》、北京日报)、读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
- 北京市情:重点复习北京的城市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重大历史事件、地理风貌、交通规划等。
- 放弃的艺术:此模块性价比相对较低,不要投入过多时间,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果断跳过,把时间留给其他模块。
-
言语理解与表达(约30-35题)
- 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
- 策略:
- 逻辑填空:核心是分析上下文逻辑关系(转折、因果、并列等),并精准辨析词语的语义轻重、搭配范围和感情色彩,每天坚持练习,培养语感。
- 片段阅读:重点在于快速找到文段的主旨句、观点句,学会分析行文结构(总分、分总、转折等),避免过度推断。
- 提速技巧:阅读时带着问题找答案,不要逐字精读,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
数量关系(约10-15题)
- 数学运算、数字推理(近年较少考)。
- 策略:
- 基础为王:掌握核心公式和常用解题方法(如代入排除法、特值法、比例法、方程法)。
- 选择性放弃:由于时间有限,此模块是“战略性放弃”的重灾区,目标是做对简单的题目(如工程、行程、排列组合中的基础题型),难题果断放弃,把时间留给性价比更高的模块。
- 专项突破:对自己擅长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确保能快速、准确地做对。
-
判断推理(约30-35题)
- 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 策略:
- 图形推理:掌握常见的规律,如数量(点、线、面、角)、位置(旋转、翻转、平移)、样式(叠加、求异、求同)、属性(对称、曲直、开闭)等,多刷题,培养“图感”。
- 定义判断:严格依据定义本身进行判断,不要加入自己的常识,抓住定义中的“主体、客体、条件、目的、方式”等关键要素。
- 类比推理:理清词语间的逻辑关系(种属、组成、功能、因果等),注意词语的顺序和感情色彩。
- 逻辑判断:重点掌握翻译推理、真假话问题、加强削弱论证等核心题型,这部分是拿分的关键,需要系统学习逻辑学基础知识。
-
资料分析(约15-20题)
- 根据统计图表、文字材料进行计算和比较。
- 策略:
- 必争之地:这是行测中性价比最高的模块,必须拿下!分值高,通过训练可以稳定拿分。
- 核心能力:快速查找数据、准确列式、熟练运用速算技巧(首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
- 专项训练:每天保证做2-4篇资料分析,掐时间练习,既要准,也要快,熟悉常考的概念(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及其公式变形。
(二)《申论》备考策略
申论是决定能否进面的关键,短期难以速成,重在积累和练习。
-
材料为王
- 精读材料:练习快速阅读,提炼段落大意和核心观点,学会从材料中找答案的“采分点”,答案往往源于材料,但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 关注北京特色:重点研读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北京市重要会议(如北京市两会)的新闻报道和解读,了解“接诉即办”、“疏解整治促提升”、“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等核心概念。
-
题型专项突破
- 归纳概括题:基础中的基础,要求答案要点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学会使用“总-分”结构,用序号或小标题组织答案。
- 综合分析题:如“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分析现象的原因/影响”,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合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 提出对策题:对策要具体、可行、有针对性,不能是空话套话,最好能结合材料中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 应用文写作:如倡议书、公开信、工作汇报、宣传稿等,熟悉不同文种的格式、语言风格和写作要点。
- 大作文:这是申论的压轴戏。
- 立意:紧扣材料主旨,观点明确、深刻,最好能结合北京的发展战略来拔高立意。
- 结构:采用“五段三分式”或“六段式”等经典结构,确保结构清晰。
- 论证:论据要丰富,可以结合北京本地的案例(如“回天地区”治理、副中心建设、中轴线申遗等)、名人名言、国家大政方针来支撑论点。
- 语言:语言要流畅、规范、有气势,多用书面语和官方表述。
备考资料与资源推荐
官方渠道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考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政策解读等最权威的信息。
- 北京市人事考试网: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查分等官方平台。
辅导书籍
- 基础教材:选择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的国考/京考系统班教材,打好理论基础。
- 专项题库:针对行测各模块和申论进行专项刷题。
- 历年真题:这是最重要的资料!至少要把近5-10年的北京公务员考试真题研究透彻,包括国考的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因为题目风格有相通之处。
线上课程与APP
- 线上课程:粉笔、华图在线、中公教育等都有系统的线上班,可以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