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时代为国奉献,青年当如何担当?

为国奉献:镌刻在时代脊梁上的精神丰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句掷地有声的诗句,穿越百年风雨,依然回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为国奉献,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句激昂的口号,更是熔铸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推动国家前行、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它既是对历史先贤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当代青年和全体公民的时代召唤。

新时代为国奉献,青年当如何担当?-图1

为国奉献,是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

翻开厚重的历史画卷,为国奉献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或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际,以生命捍卫气节;或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在变法图存的关键时刻,以热血唤醒沉睡的国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精忠报国”,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代以来,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危局,无数仁人志士更是前仆后继,从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火,到甲午海战的悲壮沉舰;从长征路上的草鞋与信念,到抗日战场上的血与火,奉献精神成为了凝聚民族力量、抵御外侮的精神旗帜,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懂得奉献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有未来的民族,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构筑了中华民族巍峨的精神大厦,让我们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

为国奉献,是新时代征程上不可或缺的价值坐标。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航船正行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虽然“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经远去,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亟待攻克,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需要描绘,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需要守护,全球治理的复杂格局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这些时代课题,呼唤着新的奉献精神。

今天的奉献,不再是简单的牺牲与付出,而是与个人价值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相连的创造性贡献,奉献可以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的攻关,只为突破一项核心技术,让“中国智造”闪耀世界;可以是基层干部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民情,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共赴小康;可以是戍边战士在风雪高原上,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可以是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为社会运转添砖加瓦,无论是“大国重器”的铸就,还是“大国工匠”的炼成;无论是抗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还是冬奥赛场的“飞扬”风采,背后都是无数人默默的奉献与坚守,这种奉献,让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让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实现了小我与大我的完美统一。

为国奉献,是每个公民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

为国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英雄壮举,它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选择与行动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更应将奉献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奉献始于“立德”。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奉献立于“勤学”。 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刻苦钻研,掌握过硬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知识就是力量,也是奉献的资本。奉献成于“笃行”。 要将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国奉献,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它需要我们接过历史的火炬,以奋斗者的姿态,在新时代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我们将个人的“微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用青春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的壮丽篇章,让奉献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