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驻足欣赏在快节奏时代还有现实意义吗?

驻足欣赏,方见生命之华

在当今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仿佛都成了被时间鞭策的陀螺,在“效率至上”的轨道上疯狂旋转,我们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目标,更优的算法,却常常在不经意间,错过了沿途最动人的风景,我们习惯了“走马观花”,却忘记了“驻足欣赏”的智慧,在我看来,学会适时地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去品味,不仅是生活的艺术,更是通向内心丰盈与生命真谛的必经之路。

议论文驻足欣赏在快节奏时代还有现实意义吗?-图1

驻足欣赏,是感知生活美好的必要前提。 生活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并非天生敏锐,它需要“驻足”所赋予的宁静与专注,当我们步履匆匆,世界便只是一个模糊的色块与光影的集合体;只有当我们停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阳光穿透云层的温暖、一朵野花在石缝中倔强绽放的姿态,才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那般,于一个寻常的夜晚,独自漫步,才得以领略到月下荷塘“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绝美意境,这份美,不是追赶而来的,而是静候与发现而来的,我们若永远在路上,便永远与这些细微而伟大的美好擦肩而过,生活也因此变得单调而乏味。

驻足欣赏,是沉淀内心智慧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阅读一本书,还是欣赏一幅画,抑或是聆听一段音乐,真正的理解与感悟,都发生在“慢”与“静”之中,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或许能让我们知晓故事梗概,却无法体会文字背后的深邃情感与哲思;走马观花式的观展,或许能让我们赞叹作品的技巧,却无法与创作者的灵魂产生共鸣,唯有驻足,我们才能将信息内化为知识,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就像品茶,浅尝则只能感到一丝苦涩,唯有静心细品,才能在回甘中品味到茶叶的品种、山场的气息与制作者的匠心,同样,面对人生的困境与挑战,一时的慌乱与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若能驻足片刻,冷静观察,反思过往,我们或许能从“当局者迷”的困境中跳脱出来,找到柳暗花明的新思路。

驻足欣赏,更是超越物质束缚,实现精神成长的关键一步。 在一个被消费主义和成功学定义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拥有什么”和“达到什么”所裹挟,陷入无尽的焦虑与比较,我们追逐着最新的手机,最高的职位,最亮的标签,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真的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吗?驻足欣赏,是一种向内的探寻,它让我们有机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平凡的日常,从一朵花、一首诗、一次善举中汲取精神力量,这种欣赏,无关乎价值,无关乎评判,只关乎纯粹的感动与连接,当我们开始欣赏自然,便懂得敬畏生命;当我们欣赏他人,便学会共情与感恩;当我们欣赏自己,便建立起坚实的内心秩序,这种由内而外的丰盈,是任何外在的物质都无法替代的,它构筑了我们抵御风雨的精神家园。

我们提倡“驻足欣赏”,并非要否定“奋斗前行”的价值,人生需要奔跑,也需要休憩;需要目标,也需要沿途的风景,奔跑是为了抵达远方,而驻足则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积蓄再次出发的力量,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既能为了理想全力以赴,也能在抵达终点前,享受过程本身。

让我们从今天起,试着放慢脚步,在清晨的阳光里多停留一分钟,感受新一天的开始;在午后的书桌前放慢翻页的速度,与文字进行深度对话;在傍晚的归途中,抬头看看天空的云彩,聆听城市的晚风,请相信,当你愿意为一片落叶而驻足,为一首老歌而沉醉,为一个陌生人微笑时,你便已开启了生命中更为广阔的维度。

驻足欣赏,不为功利,不为炫耀,只为与这个世界温柔相拥,与真实的自己久别重逢,因为,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我们用心走过的每一步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