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国外补习班泛滥?中国家长该焦虑吗?

当然有!国外的辅导班不仅存在,而且形式多样,非常普遍,但与国内的“课外辅导”概念相比,它在目的、形式、普及程度和文化观念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国外补习班泛滥?中国家长该焦虑吗?-图1

国外的辅导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K-12阶段 (中小学)

这是最接近国内“补课”概念的领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a) 学业辅导 / 课后辅导班

  • 目的: 主要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跟上学校进度,掌握基础知识,比如数学、阅读、写作等,这更多是“补差”,而不是“培优”。
  • 形式:
    • 学校内部项目: 很多公立学校会提供免费的课后辅导,由本校老师或大学生志愿者在放学后进行。
    • 社区中心/非营利组织: 例如美国的“Boys & Girls Club”等社区机构,会提供作业辅导和学术支持。
    • 商业辅导机构: 类似国内的学而思、新东方,提供一对一或小组辅导,例如美国的 Kumon (公文式)Sylvan Learning Center 等,它们在全球都有分部,Kumon以大量的重复练习著称,Sylvan则更侧重于诊断和个性化辅导。
  • 文化观念: 在欧美,为孩子请家教或上辅导班,通常被视为应对学习困难的正常手段,而不是普遍现象,如果一个孩子需要额外帮助,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但这并不等于所有孩子都在上。

b) 升学考试辅导

  • 目的: 这与国内的中考、高考辅导非常相似,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 目标考试:
    • 美国: SAT/ACT (大学入学考试)、AP (大学预修课程考试)。
    • 英国: GCSE (中等教育证书考试)、A-Level (高级水平证书考试)。
    • 国际学校: IB (国际文凭课程) 辅导。
  • 形式:
    • 大型连锁机构: 如美国的 Kaplan (卡普兰)The Princeton Review (普林斯顿评论),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系统性课程、模拟考试和技巧培训。
    • 独立工作室/个人教师: 很多名校毕业生或资深教师会开设小班课或一对一辅导,口碑和针对性更强。
    • 线上课程: 非常流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 文化观念: 对于目标是顶尖大学的学生和家庭来说,参加SAT/ACT辅导几乎是“标配”,这被视为提升竞争力、进入名校的必要投资,与国内的高考辅导文化非常相似。

语言学习

这是国外辅导班市场中最庞大、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 目的: 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
  • 形式:
    • 语言学校: 全球各地都有专门的语言学校,提供从入门到精通的各类课程,如英国的ELS、美国的EF Education First等。
    • 大学语言中心: 很多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语言预科课程。
    • 一对一私教: 在非英语国家,找母语者进行一对一的语言交流和文化学习非常普遍,价格也因地区而异。
    • 线上平台: Cambly, iTalki 等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母语者对话。

兴趣特长与艺术体育

这类辅导班在国外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比学业辅导更普遍。

  • 目的: 培养孩子的兴趣、技能和综合素质。
  • 形式:
    • 体育类: 足球、篮球、游泳、网球、击剑、滑雪等俱乐部或校队训练,这是培养团队协作和坚韧品格的重要途径。
    • 艺术类: 乐器(钢琴、小提琴等)、绘画、舞蹈、戏剧表演等,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习乐器,考级(如英国的ABRSM)是重要里程碑。
    • STEM类: 乐高机器人编程、科学实验营、编程课等,非常受家长欢迎。
  • 文化观念: 在国外,让孩子发展一两项体育或艺术特长是主流育儿观,这不仅是兴趣,更是社交、建立自信和减轻学业压力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和普及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学业补习。

大学及成人教育

  • 目的: 应对大学课程、考研、职业技能提升。
  • 形式:
    • GRE/GMAT/LSAT 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市场巨大,由Kaplan、Princeton Review等机构主导。
    • 大学课程辅导: 大学生经常聘请“学霸”或研究生作为家教,帮助他们通过困难的课程(如微积分、有机化学)。
    • 职业培训: 编 bootcamp (编程训练营)、项目管理证书、会计资格证等,是成人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与国内辅导班的主要区别总结

特点 国外 (以欧美为例) 国内
主要目的 补差 (针对学习困难) + 升学/考试 (针对精英) 培优 (普遍提高成绩) + 应试 (应对中考/高考)
普及程度 两极分化,学业辅导不普遍,但兴趣特长和升学考试辅导非常普遍。 高度普及,几乎成为所有学生的“标配”。
文化观念 更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补习更多是“问题导向”或“目标导向”。 更注重学业成绩和分数,补习是“预防性”和“竞争性”的。
政府角色 公立学校提供免费的基础辅导,商业辅导市场受监管,但竞争激烈。 政府进行强力“双减”政策干预,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和资本化。

国外绝对有辅导班,而且市场非常成熟,但它的生态系统更加多元化,学业辅导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兴趣特长和升学考试辅导则扮演着更为关键和显性的角色。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