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空谈议论文,为何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莫让空谈误国,惟有实干兴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老的箴言,穿越千年历史烟云,依然振聋发聩,它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任何美好的愿景,若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终究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空谈,于个人是虚度光阴,于集体是内耗停滞,于国家则是误国误民,我们必须对“空谈”保持高度警惕,以“实干”精神,将蓝图变为现实。

空谈议论文,为何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图1

空谈,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空谈者往往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对未来描绘得天花乱坠,对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们可以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可以在论坛上高谈阔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指点江山,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他们便畏缩不前,寻找借口,将宏伟的计划束之高阁,他们享受的是思想上的快感,却逃避了实践中的艰辛,正如赵括“纸上谈兵”,熟读兵书,却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军尽墨,留下千古笑谈,这种“坐而论道”的空谈,看似在推动思考,实则在消磨斗志,将宝贵的精力消耗在无休止的争论和空想之中,最终一事无成。

空谈的危害,在于它侵蚀社会信任,消磨实干精神。

一个崇尚空谈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效率低下、风气浮躁的社会,当人们发现,说漂亮话比做实际事更容易获得认可和资源时,实干家便会心寒,投机者则会得势,久而久之,“会做的不如会说的”成为潜规则,踏实肯干者被边缘化,夸夸其谈者占据要津,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大家都不愿埋头苦干,而是热衷于“表演式”工作、“口号式”改革,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被瓦解,实干精神被消磨,发展的车轮也因此而迟滞不前,历史早已证明,无论是晚清的“洋务运动”还是“百日维新,若缺乏彻底的、脚踏实地的执行,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空中楼阁,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空谈的根源,在于畏惧困难、逃避责任,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人为何会空谈?深层原因有三,其一,是畏难情绪,实干意味着直面问题、承担风险、付出汗水,而空谈则安全得多,只需动动嘴皮子,无需承担任何后果,其二,是责任虚化,当一个组织或团队的权责利不清晰时,空谈便成了最好的“护身符”,人人都可以提出意见,但无人愿意为结果负责,其三,是机制缺失,如果评价体系只看“说了什么”,不看“做了什么”,不将成果与奖惩紧密挂钩,那么空谈自然大行其道,要根除空谈,就必须从这些根源入手,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让实干者有舞台、有前途,让空谈者无处遁形。

破除空谈,唯有以“实干”为舟,以“担当”为桨。

如何将我们从空谈的迷雾中引领出来?答案只有一个:实干。

要树立“实干兴邦”的价值观,社会应大力宣传和表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实干家,让“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蔚然成风,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行动的扎实。

要建立“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无论是政府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应将目标分解、责任到人、过程追踪、结果考核,将资源向能解决问题、能创造实绩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一样”的鲜明对比。

要培育“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对于个人而言,要戒除夸夸其谈的毛病,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想法付诸行动,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完善,对于组织而言,要鼓励试错、宽容失败,为实干者撑腰鼓劲,让他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个人与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埋头苦干;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起而行之,用坚实的脚步,踏平前进道路上的荆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梦想之花,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实干华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